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月29号的国内新闻事件是什么 9月29号的国内新闻事件有哪些的文章,本文对文章9月29号的国内新闻事件是什么 9月29号的国内新闻事件有哪些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1、全国众志成城抗冻救灾
1月中旬以来,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十多个省份先后出现持续多日的雨雪天气,引发冰冻灾害。1月25日,第三次大范围雨雪天气再次袭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III级响应命令;1月28日,应急响应命令升级为II级。在2008年春运高峰时节,这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史所罕见。不少地区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等受到严重影响。这场持续时间超过半月、影响范围遍及大半个中国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踪。各级紧急转移安置151.2万人,累计救助铁路公路滞留人员192.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2530亩,直接经济损失2221亿元。至2月12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努力和社会各界大力的支持下,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目前,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3、海协会海基会重启商谈
6月11日至14日,应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邀请,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率海基会协商代表团访问北京。6月12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尽快解决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项议题交换了意见,并就推进两会协商、加强两会联系交往等事宜进行了讨论。这是两会领导人10年来的首次会谈,标志着中断9年的两会制度化协商正式恢复。11月3日-7日,陈云林应江炳坤邀请率团到台湾访问。11月4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就两岸海运、空运、邮政、食品安全等议题签署四项协议。此四项协议的签署,使两岸同胞渴望了30年之久的两岸直接通航、通邮变为现实,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开辟便捷的路径,从而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带动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的里程。
4、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
8月8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在这个舞台上展示"更快、更高、更强"的风采。8月24日晚,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来自各国各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和来宾在团结、欢乐、和谐的气氛中,共同庆祝北京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此次奥运会中取得了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共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让世界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为全世界提供了一次关于梦想的成功体验,同时也是中国为追求自身发展和推动世界和谐所做的一次重要努力。
5、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9月24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神舟七号飞船将于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择机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经过总指挥部负责人和航天员选评委员会一致表决通过,确定由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组成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9月26日凌晨4时零5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进行变轨,由入轨时的椭圆轨道进入距地球表面343公里的近圆轨道。9月27日16时43分,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6、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9月10日,甘肃14名婴儿疑因长期服食某品牌奶粉而患肾结石一事,引起了民众的极度关注。9月11日,卫生部指出,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全部召回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此后,陕西、江苏、湖北、浙江等地医院相继出现肾病婴儿。卫生部12月1日通报指出,截至11月27日8时,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他个别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29万余人。根据国家处理奶粉事件领导小组事故调查组调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是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该事件导致了国家质监总局局长李长江下课,宣布了食品类企业"免检"制度的寿终正寝。
7、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10月9日-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这是30年以来的第7个三中全会。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文件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30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随着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中国改革的关键环节,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基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必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8、4万亿元资金力撬国内需求
9、杭州地铁工地塌陷
11月15日15时20分,浙江省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施工工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造成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正在施工区域塌陷,施工现场西侧路基下陷达6米左右,将施工挡土墙全部推垮,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泥水淹没。事故造成17人死亡,4人失踪。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建设单位为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施工单位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监理单位为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二是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不坚决、不及时、不彻底;三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甚至不培训就上岗;四是劳务用工管理不规范,现场管理混乱;五是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10、周正龙承认虎照造假
11月17日,历时近十三个小时,"华南虎照"造假者周正龙涉嫌诈骗罪和非法持有弹药罪案二审终于尘埃落定。作出最终裁定:判周正龙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犯非法持有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缓期三年执行,并处罚金两千元人民币。此前的6月29日,陕西官方通报说,经查实,周正龙拍摄"华南虎"照片系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周正龙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报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本案涉及的其它13名人员也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毫无疑问,"华南虎照片事件"真相的公布,是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坚持不懈共同监督的结果。"周老虎"迟来的真相,刺痛的不仅仅是因此受处理的公务人员,它对各级政府如何依法行政、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如何应对热点事件等,留下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9月份 9月1日:全国中小学开学日 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 9月8日:国际新闻工作者日(1958) 9月8日:世界扫盲日(1966) 9月9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1976)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1985) 9月14日: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1994)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1931)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1989) 9月21日:国际和平日(1981) 9月22日:世界无车日 (1998)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 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1980)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1958)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2000)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海事日 10月份 10月1日:国庆节(1949) 10月1日:国际音乐日(1980) 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国际老人节)(1990) 10月2日: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1949)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1944) 10月第一个星期一:国际住房日(世界人居日)(1986) 10月第一个星期一:国际建筑日(1985) 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视觉日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1998) 10月9日: 世界邮政日(万国邮联日)(1969) 10月10日:辛亥革命纪念日(1911)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992) 10月第二个星期三: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1990) 10月11日:声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1日:世界镇痛日(2004) 10月12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 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1949) 10月13日:世界保健日(1950) 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1969)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白手杖节)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0月17日:世界消除贫困日(消灭贫穷国际日) 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 10月24日:联合国日 10月24日:世界发展宣传日(世界发展信息日) 10月25日:抗美援朝纪念日(1950) 10月28日:关注男性生殖健康日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 10月31日:万圣节前夕 11月份 11月1日:植树造林日 11月2日:印度影视巨星沙鲁克汗生日(1973) 11月6日:防止战争和武装冲突糟蹋环境国际日(2001) 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1917) 11月7日:世界美发日(World Hairdressing Day ) 11月7日:世界美容日(World Beauty Day)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 11月10日:世界青年节(日) 11月12日:刘少奇逝世纪念日(1969) 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1866)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995) 11月16日:国际容忍日(国际宽容日) 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国际学生日) 11月20日:非洲工业化日(1989) 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 11月21日:世界电视日 11月21日:世界问候日(1973) 11月24日:刘少奇诞辰纪念日(1898) 11月25日: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1999) 11月28日:恩格斯诞辰纪念日(1820) 11月29日: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1977) 11月第四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 12月份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12月2日:废除奴隶制国际日(废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 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 12月4日:中国法制宣传日 12月5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自愿人员国际日 12月5日:世界强化免疫日 12月5日:世界弱能人士日 12月7日:国际民航日 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 12月9日:国际反腐败日 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1950) 12月第二个星期日: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 12月12日:西安事变纪念日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12月18日:国际移徙者日 12月20日:澳门回归纪念日 12月21日:国际篮球日 12月25日:西方圣诞节 圣诞 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纪念日
求采纳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王中教授引入传播学概念,把新闻定义为“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另外甘惜分教授把新闻定义为“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说:“新闻就是对新近或者正在发生发现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 据程栋新著《第二代新闻学》,新闻可以从两种角度来定义: (一)新闻的性质定义。分两层:本体论含义:新闻是先在于主体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新闻焦点
认识论含义:新闻是主体感知到的、或用符号传播并为受众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认识论新闻包括: 感知新闻:进入主体感知系统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媒介新闻:用符号进入媒介系统传播并为受众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二)从文体意义上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言之,新闻就是消息。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
编辑本段形式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它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讯。 消息,也叫新闻。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编辑本段新闻特点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民,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内容新鲜,有价值。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可概括为:1.迅速及时2.内容真实 3.语言简明(及时性、真实性、价值性、简洁性) 结构鲜明(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编辑本段消息种类
(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一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如《我国多种应用卫星齐头发》(光明日报)1993年5月13日)。简讯内容第一,篇幅简短。如“国际要闻简报”、“学术动态”、“市场漫步”等。
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如《一切依靠群众自己的创造——首钢十年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6日)。
3.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如《滥砍树木南亚三国水灾仍频,亡羊补牢印北方帮助员植树》(《光明日报》1993年7月25日)。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如《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辽宁日报》1979年5月)。
编辑本段消息写法
1.标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如: 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 ***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如:“全国第一家由个体户与港商合资经营的企业——大连光彩实业(合资)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4月13日正式开业。”这是《经济日报》1985年4月18日发的消息导语。 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如“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心绒可以做夏天穿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灯芯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新华社1980年7月16日新闻稿) 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一盆盆翠绿欲滴的麦冬、松柏、万年青和盛开的鲜花装点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全国妇联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联欢会。中外妇女1500多人欢聚一堂。相互握手问好,亲切交谈,共同庆祝‘三八’妇女劳动节”。(新华社北京1988年3月8日电) 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如“今天,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正式生效了。从此,脑力劳动成果被无偿占用的历史在我国宣告结束”。(新华社北京1985年4月1日电) 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如“女青年杜芸芸到上海司法机关,要求将继承的十余万元遗产捐献给国家,她说:‘我还年轻,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我愿意将这笔钱来支援国家的四化建设’”。(《文汇报》1981年9月29日)
3.主体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
5.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结构不可缺少的三要素
新闻特点
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主要是:“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简明性”。 CCTV新闻
新闻总的特点 立场:观点鲜明 内容:真实具体 反应:迅速及时 语言:简洁准确 新闻的四个特点:真实新鲜 简明精深 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两个:一是真实,二是新鲜,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这两点是新闻最为基本的、最为核心的规律。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也分公众新闻和小道新闻等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9月29号的国内新闻事件是什么 9月29号的国内新闻事件有哪些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9月29号的国内新闻事件是什么 9月29号的国内新闻事件有哪些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内蒙古9月7日车祸死亡人数 内蒙古9月7日车祸死亡原因
下一篇:更多运程
本文标题:9月29号的国内新闻事件是什么 9月29号的国内新闻事件有哪些
本文链接:http://m.shengxiao88.com/article/223543.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月29号的国内新闻事件是什么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内蒙古9月7日车祸死亡人数 内...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31年建校 1937年学校的文章,...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个月能吃柿饼么嘛宝宝 9个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航海王最新剧情9月27日 航海王...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月产的鳕鱼能吃吗视频讲解 9...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日本9月份穿啥衣服啊女生 日本...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月份吉林旅游去哪里好玩呢 9...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州9月特价房成交量多少亿 广...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月底沙漠露营活动有哪些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