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解读朱姓的起源 朱姓百家姓排名第几_起名_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十二星座>起名

百家姓解读朱姓的起源 朱姓百家姓排名第几

时间:2023-04-29 12:02:55 作者:音乐魔法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百家姓解读朱姓的起源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朱姓百家姓排名第几和百家姓解读朱姓的起源让你人生无疑。关注我们,更多精彩正在路上!

百家姓解读朱姓的起源 朱姓百家姓排名第几

百家姓中朱姓的由来

百家姓中朱姓排名第十七,那么朱姓的起源是怎样的呢?朱姓的家训都有哪些呢?朱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呢?朱姓的现代名人有哪些呢?朱姓,在台湾是个较有影响的姓氏。清康熙年间,台湾的农民起义首领朱一贵,是落籍台湾的朱氏中较有影响的一个。朱一贵,原福建省长泰人,小名祖。一起看看朱姓的由来吧。

朱姓的起源

源流一

源于朱襄氏,朱襄氏应该是炎帝系统中有影响的先帝之一,同时也是最早以朱名号,为朱姓中最为古老的一支。

源流二

朱姓始成于西周,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古帝颛顼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今天山东省邹城市一带),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县、邹城、滕州、济宁金乡等县地市,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城东南纪王城)。到了战国中叶为楚所灭,邾国贵族以国为氏,就是邾氏,后邾国君主支庶子孙又去邑为朱姓。

源流三

源于祁姓,出自远古尧帝之子丹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祁姓朱氏,以丹朱为开姓始祖,是中华民族大圣人之一尧帝的嫡传后裔。一种正统的说法认为,尧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的后代。被称为正史之祖的《史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黄帝生玄嚣,玄嚣生峤极,峤极生帝喾。帝喾娶陈锋氏部落的女子庆都为妻,生子放勋,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尧帝。尧帝姓祁,名叫放勋,号称陶唐氏,因此又叫唐尧或者唐帝。尧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大圣人大贤君,他统治的时代是中国理想时代的最完美代表。尧帝属于五帝三皇中的五帝之一,在中国文明史上,他的地位仅次于黄帝,而居于舜帝、夏禹、商汤、周文王、周公、孔子之上。尧帝娶古代散宜氏部族的女子女皇为妻,生了十个儿子。丹朱氏祁,名朱(或作“练”),也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人物。他的事迹见载于最古老的文献《尚书》和《世本》、《庄子》、《六韬》、《吕氏春秋》、《史记》、《山海经》等多种正史和子书。氏书与正史记载,尧子丹朱的后裔,分为数支。一支以房为氏,一支以狸为氏,一支以傅为氏,另有一支丹朱的后裔,则以始祖之名“朱”为氏,成为后世朱氏中的重要一支即祁姓朱氏。丹朱后裔朱氏成员,在当年舜败丹朱于丹浦后,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所谓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他们不但把始祖丹朱的陵墓带到了苍梧,而且也将朱氏族的图腾神木即朱木也带到了这里。《山海经》中因此才有了舜与丹朱葬于苍梧以及舜所葬岳山有朱木的记载。

丹朱这一支祁姓朱氏的生命力较强,他们在强存弱亡的社会进化演变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源流四

源于朱氏族,出自远古帝喾时期大臣朱虎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虎,亦称朱彪,又名伯虎,是远古舜帝时代的大臣,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朱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据文献记载,朱虎是帝喾高辛氏统治时期的一位部族首领,属于当时的“八元”之一。

朱虎的后裔源远流长,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最为古老的一支,皆尊显祖朱虎为朱氏为得姓始祖。这一点,得到了许多历史上姓氏学家们的认同,在经典姓氏史籍《元和姓纂》中,就记载有“朱……一云舜臣朱彪(读作hǔ)之后”的记载。此后,如《姓氏急就篇》、《姓氏考略》、《姓氏寻源》等,均记载朱氏族人中有一部分是出自朱虎后裔。

源流五

源于子姓,出自宋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宋微子是商王纣的庶兄,是宋国的开国君主。春秋时期,宋国被诸侯联手所灭,其后裔有逃至砀(今安徽砀山),改宋氏为朱氏,是为江苏朱氏。在今日朱氏大家族中,还有一支著名的子姓朱氏。这一支朱氏源于宋国始祖、商朝末帝纣王庶兄微子启之后,以公子朱为始祖。最早记载朱氏为微子之后的是东汉大学者蔡邕,他在《朱公叔鼎铭》中说:子姓朱氏的开姓始祖,是商王帝乙之孙、宋开国祖微子启之子,姓子名朱,史称公子朱。公子朱的子孙,以先祖名字为氏,此即后世子姓朱氏的来历。子姓朱氏,发源于宋国,后迁徙于江苏砀山,然后再迁徙于河南宛县。一说自宋国迁至沛国郡相县,再自沛国迁南阳宛县。到两汉时期,宛县朱氏显赫一时。

源流六

出自曹姓,是颛顼帝的后裔。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子叫陆终,生有6个儿子。其中,第5个儿子叫安,姓曹,封在曹(今山东定陶县西南)。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振铎在曹国,称为曹叔振铎;改封曹安的苗裔曹挟在邾国,称邾子挟,附庸于鲁国邹县。春秋时,传至仪父,见齐桓公称霸诸侯,便附从于齐,进为子爵之国,亦称邾娄。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遂以国名"邾"为氏,后又有人去邑以朱为氏,称朱氏。

源流七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诸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公元479~556年),北魏孝文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开始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改革政策,其中,将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是一项重要举措,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将复姓改为汉姓朱氏。

⑴.鲜卑族渴烛浑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朱氏。

⑵.鲜卑族可足浑氏,亦称可朱浑氏、可烛浑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朱氏。

⑶.代北可朱浑昌氏,后迁居怀朔(今内蒙古固阳),后改为汉字单姓朱氏。

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族竭烛浑氏朱可浑氏,在孝文帝时住在洛阳,他们一起改为朱姓。鲜卑族朱氏,在唐朝中、晚期大部皆逐渐融入汉族,少部分融入蒙古族、女真族、达斡尔族中,成为北方少数民族中朱氏的主流。

《广韵》、《元和姓纂》、《姓解》、《通志·氏族略》都记载:“北方渴烛浑氏,后改为朱氏。” 鲜卑族可足浑氏,改朱姓。可足浑也写作可朱浑、可烛浑。比如可足浑长生,鲜卑族,任官员外散骑常侍,后改为朱长生,本代北人(今 山西及 河北 一带)人,后因官徙居河南,后裔形成六朝望 族河南朱氏。又有可朱浑昌,鲜卑族,也出自代北,又居怀朔,随北魏南徙河南,后魏任吏部尚书,封乐陵郡开国公,后改名朱瑞,字元龙。

源流八

源于姬姓,出自古代邾氏族集中生活之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他们将自己所居之地也称为邾,因而在今山东邹县一带留下了邾城(今山东邹县)、邾峄山(又名邹山、邾山)等地名。

源流九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主儿乞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等记载:

⑴.蒙古族珠尔吉特鄂谟克氏,又称鄂尔沁氏、珠尔齐特氏,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镇)。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urgitemok Hala。蒙古族、满族珠尔吉特鄂谟克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

⑵.蒙古族珠尔奇氏,亦称朱尔奇氏、珠勒沁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主儿乞氏部落,世居萨尔哈占(今内蒙古通辽)。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urki Hala。蒙古族、满族珠尔奇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邓氏。

⑶.蒙古族卓尔古特氏,亦称朱勒豁得氏,世居科尔沁(今吉林科尔沁)。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rgut Hala。蒙古族、满族卓尔古特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周氏、康氏等。

源流十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仫佬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纳西族、东乡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朱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朱氏,世代相传至今。

清代居住在甘肃省碾伯县的土族人马朱崇(字山父,号山子),曾改为朱氏。他的后人便以朱为姓。居住地称朱家堡。碾伯县即今天的乐都。 海南省的黎族人有自称为“勒威”的,意思是芭蕉的孩子,汉字姓为朱。 据《德昌县姓氏》记载,彝族人土比氏,汉姓为朱。 台湾省土著民族赛夏族中有茅武茅望氏,汉姓也为朱姓。 云南省拉族中有称为黑苦聪人的,他们世居金平,其中的妹未氏汉姓为朱。 此外,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如纳西族、蒙古族、回 族、东乡族、白族、朝鲜族等民族中都有朱姓。

源流十一

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当朱氏建立明朝,贵为国姓时,便有赐他姓为朱氏以示恩宠之举。赐姓朱氏有两类,一为赐外族夷蛮为朱氏,借以笼络,以示怀柔。如朱元璋推翻元朝后,为了笼络蒙古贵族,便将许多蒙古人赐姓为朱氏。如赐蒙古族人策珠尔姓名为朱探,赐托果齐叫朱静,赐甘珠尔叫朱满,赐都呼叫朱恩,赐布都罕叫朱窥。

另一种赐姓是为了褒奖臣下,以示恩宠。如朱元璋曾赐义子李文忠(字思本)、冰英、何文辉(字德明)、徐司马(字从政)等人均为朱氏,但不久后又允许他们恢复本姓。又如明末民族大英雄郑成功(字明俨),本是郑芝龙与日本女子所生,初取日本姓名田川福松,回国后改为郑森。明末清初,郑氏父子拥立唐王,忠心报国,唐王朱聿键为了嘉奖他的一片赤诚,便赐他为朱氏,赐名成功,便是朱成功。因此,当时东南沿海与日寇都尊称郑成功为“国姓爷”。

源流十二

据《清朝通志·氏族略》记载,世居吉林长白山、辽宁大凌河等地的满洲人中也有朱姓。一些八旗姓氏如乌苏氏、珠佳氏、珠锡哩氏后来均改为朱氏。宋代女真人中有元颜氏,与之对应的汉字姓是朱。

朱姓的家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且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器具质而洁,瓦窑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yinluan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女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常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词严;

听妇言乖骨月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勿索重聘,娶妻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坠自甘家道难成;

狎暱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谐,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

焉知非已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不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生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餐不继亦有余允,图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寻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守份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姓的历史名人

朱亥:战国勇士,魏国人。是朱姓最早出人头地的人物。据说他力大无穷,勇气过人,曾经凭着40斤重的铁锤,保存了情势危急的赵国。

朱然(182年-249年),字义封,本名施然,扬州丹阳郡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官至大都督。

朱敬则: 唐朝大臣、政治家、史学家。字少连,永城人,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生。历仕高宗、则天、中宗三朝,历官洹水尉、右补阙、正谏大夫兼修国史,后迁凤阁鸾台平章事,执行宰相职务。他为官清廉,辞官归来时只一人一马别无所有。著有《十代兴亡论》、《五等论》等书。

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谥文,又称朱文公。南宋理学家,理学集大成者,

朱淑贞:(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元末农民起义,他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来统领了这支起义军。1368年,率军攻克大都(北京),推翻蒙元,建立明朝,庙号太祖。其后共传12代17帝,立国276年。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五次亲征蒙古、收复交趾、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

朱载堉:明朝音律学家、数学家。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1886年-1976),字玉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朱光潜(1897~1986年),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笔名孟实、盟石。

***:1998年3月至2003月3月任国务院总理,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岷庄王朱楩之后。

朱宣咸(1927-2002),杰出的中国画画家、木刻版画家、漫画家与美术活动家。

朱光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院长。

朱清时:化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朱姓的现代名人

朱梓骁,1986年8月13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内地男演员,主持人。2023年,出演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和《一起又看流星雨》饰上官瑞谦一角崭露头角。2023年出演都市爱情剧《童话二分之一》《无懈可击之蓝色梦想》,2023年参与拍摄军旅题材电视剧《火线英雄》、古装剧《吉祥天宝》《神雕侠侣》以及2023年上映电影《宫锁沉香》

朱时茂,著名影视小品演员。1954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福州军区话剧团演员,197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水华选中朱时茂饰演影片《西沙儿女》中的傅海龙,虽说这部电影因故“流产”,但朱时茂从此步入影坛,于1983年正式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朱茵,1971年10月25日出生于香港,中国影视女演员、歌手,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戏剧系。

1991年参演首部电影《逃学威龙2》。1993年获得壹电视十大最受欢迎电视艺人奖,出演首部电视剧《都市的童话》。1994年在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饰演黄蓉一角。1995年主演电影代表作《大话西游》。1996年推出首张国语唱片《地震》,主演电视剧《廉政行动组》。1999年凭借《生命楂fit人》获得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为适当女主角提名。2002年出演电视剧《萧十一郎》,扮演沈璧君一角。2023年参演电视剧《大唐双龙传之长生诀》。

朱哲琴,祖籍湖南长沙,生于广州,在家里排行老三。是中国新音乐代表人物,首座位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乐坛奇才。曾在北京、成都、上海学习音乐和声乐。早期以《一个真实的故事》获得“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亚军(1990)。

朱亚文,1984年4月21日生于江苏省盐城市,中国**男演员。[1]2002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阳光雨季》;2023年,出演电视剧《闯关东》而被观众认识;2023年获第14届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2023年凭借《远去的飞鹰》入围国际艾美奖最为适当男演员;同年出演娄烨执导电影《浮城谜事》;2023年,在许鞍华导演的电影《黄金时代》中饰演端木蕻良;同年,与周迅主演的电视剧《红高粱》热播[2][3];2023年1月,登上央视春晚[4];同年,参演电影《我是证人》、《陆垚知马俐》;2023年5月,凭借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获得华鼎奖中国百强电视剧当代题材电视剧最为适当男演员奖。

百家姓中杨姓的由来

百家姓中杨姓排名是第十六,那么,杨姓的起源是什么呢?杨姓的祖训有哪些呢?杨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呢?杨姓的现代名人有哪些呢?杨姓的发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内,后为晋所灭,其子孙因避乱,远在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时期就有个别杨姓人士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内,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起来了解一下杨姓吧。

杨姓的来源

源流一

出自姬姓。杨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据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和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记载,杨姓出于姬姓,源于晋地之杨国(今山西洪洞县东南)。西周成王姬诵封其弟叔虞领地于今山西西南一带,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县西),为唐侯。因唐地临晋水,由此为晋(诸侯)国,叔虞即为晋开国之君。至春秋时,晋国内乱,晋武公(叔虞后裔西周第九代君夷王姬燮之十世孙)灭瑉侯统一晋国。武公死后,其长子诡诸继位,为晋献公。献公相继灭周围诸小国,包括杨国。献公封其二弟伯侨领地于杨,以地取姓即为杨姓。由此伯侨成为杨氏得姓始祖,距今约2600多年。另一说:“周宣王(姬静,也作靖)儿子尚父,幽王时封为扬侯,为晋所灭,其后为氏焉(古代“扬”通“杨”)。”意即宣王小儿子尚父,其兄幽王封其地于扬,建扬(诸侯)国。春秋时扬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此说之杨姓起源矩今也约2600多年。另据《史记·晋世家》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记载,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至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顷公灭了势力日益强盛的羊舌氏等氏族(肸为突之孙,肸之子名伯石),伯石之子遇其时逃难于原毕国所在地(今陕西西安、咸阳以北,原是周文王姬昌子孙的封地),复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史载此杨姓为杨氏正宗源头,距今约有2500年左右。其后裔定居于弘农、华阴一带(河南西北、陕西东部渭河下游一带)繁衍生息,故华阴成为杨姓郡望。秦汉以后播迁全国各地的杨氏宗支,许多均源自关西(潼关以西)弘农、华阴。杨姓始出于晋国,春秋末期晋国六卿逐渐强盛,公元前4世纪中叶(前368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卿(诸侯)瓜分成韩、赵、魏三国地盘,史称“三晋”。故有杨姓“源于三晋,望出弘农”之说。但几说均可证杨姓出自姬姓。

此外尚有三说,且不论哪一说,其源均为黄帝后裔,周朝王室。姬姓杨氏占所有杨氏的主流。[1]

源于西周宣王子尚父说

西周的王位由武王数传至宣王时,已是西周末年,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宣王有位小儿子,名尚父,因在宣王时未能获得封爵,直到周幽王时才被封于杨,为侯爵,所以史书也称他为杨侯,建立杨国,后为晋国兼并,原杨国侯族子孙从封邑命姓为杨氏。陕西杨家村出土27件青铜器中,有一件后来被称作“四十二年逑鼎”和杨国建国有关。该鼎有一篇280多字的铭文,记的是周宣王四十二年,“逑”(qiú)这个大臣征伐犬戎的一支“猃狁”有功,而得到周王赏赐土地的事情。其中的75个字很关键:“余肇建长父侯于杨,余令汝奠长父,休。汝克奠于厥师。汝唯克型乃先祖考,□猃狁出捷于井阿、于历岩,汝不艮戎,汝□长父,以追搏戎,乃即宕伐于弓谷,汝执讯获聝,俘器、车马。汝敏于戎工,弗逆”。翻译成白话,大意是:周宣王我把我儿子长父封到杨地为侯,下命令给逑你予以辅佐,让长父在杨这个地方安定下来,你发扬了你的老祖先与猃狁一贯的战斗的精神,与他们交战,追击他们于井阿、历岩、弓谷等地,斩获颇多,你对军事很有的一套啊。“四十二年逑鼎”的铭文相当于确定了一个史实,周宣王确实封了他的儿子在杨国立国,不过这个开国之君名字是长父,后人演绎成尚父。

源于晋武公子伯侨说

周灭唐(其地约在今山西翼城西)后,周成王把唐地封给他的弟弟唐叔 (唐叔,姬姓,名虞,字子平),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唐叔的儿子燮继位后,改唐国为晋国,这样唐叔就成周代晋国的始祖。晋武公(唐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源于晋国太傅杨(月八十)说

伯侨生文,文生突,食邑于羊舌,为羊舌大夫,这就成为后世的羊舌氏。羊舌辖有铜(革是)、杨氏、平阳三邑。突生职,职生赤,(月八十)、鲋、虎、季夙。其中第二子(月八十),字叔向,又称叔(月八十),是晋平公时的著名政治家,官居太傅之职,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今山西洪洞东南),其子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强宗祁氏,羊舌氏,食我有子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今属陕西),称为杨氏。其后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山西杨氏。又据《广韵》、 《通志·氏族略》所载,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于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一带),号曰杨侯,后并于晋,因为氏。

源流二

出自姞姓。姞姓杨国位于今山西省洪桐县附近。周宣王灭狄,同时灭姞姓杨国尚父为杨侯。晋献公灭杨,后封晋悼公之弟于杨,号杨干。晋平公时,杨又成为叔向的采邑,叔向子羊舌石以邑为氏,改姓杨氏。

源流三

赐姓转姓。

1.因功赐姓

因为建树功勋而被统治者赐予大姓,以使其门庭生辉,光宗耀祖,是赐姓中最基本的类型。

隋代杨义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尉迟氏属西部鲜卑,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义臣之父尉迟崇,北周时为定州总管,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当时义臣年幼,养于宫中,数年后奉诏宿卫宫掖。由于常在隋文帝杨坚左右,不免引起隋文帝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于是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不仅赐予皇室姓氏,还确定了义臣在皇族的辈份,这在受赐姓者中,可谓极受恩遇。

2.普通赐姓

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 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3.从其养主

最普遍的现象,是他姓之人因为养父或主人姓杨而转从其姓。西晋时候,活跃在武都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一带的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有外甥令狐茂搜,茂搜为飞龙养子,遂从其养主转姓杨氏。后来杨茂搜继飞龙为氐族首领,被晋愍帝封为骠骑将军。从其养主现象最频繁的时期,为唐末五代。唐代自“安史之乱”后,方镇势力不断膨胀,一些方镇逐渐成为与中央相抗衡的独立王国。或出于政治野心,或为了自保其土,藩帅纷纷招兵买马,一些凶悍勇猛之徒,成为藩帅的义儿假子,转从养主之姓。宫中宦官为扩展自己的势力,也纷纷养他人为己子。从其养主而转姓的风气,一时大盛。唐代杨思(日助),本姓苏,因为杨家养子,遂从养父姓杨。杨思(日助)是唐玄宗时期人,从史籍看,那时这种转姓现象尚不很多。以后情况就大不同了。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唐僖宗时,杨复光因镇压王仙芝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弘农郡公,而弘农(治今河南灵宝北)正是杨姓最显赫的郡望。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杨复恭,本姓林,因系宦官杨玄翼养子,遂转姓杨。杨复恭在唐僖宗时任左神策军中尉,后来定策立唐昭宗,权倾一时。

4.改姓

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芦」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杨」氏。还有,在中国革命史上,屡有这样的情形,革命者为了工作需要,转改姓名,以后原姓不再起用,所转之姓一直使用下去,抗日名将杨靖远将军,满族人,原姓赵。1938年,任冀鲁边区抗日武装部队副司令员。次年元月,被伪保安司令孙仲文杀害。**党员杨林,朝鲜平安北道人,原姓金名勋。1936年任红15军团75师参谋长,在率先锋营强渡黄河的战斗中负重伤牺牲。

5.回归旧姓

有的杨姓成员因为特殊的原因,改了姓,后来又改回杨姓。如杨老令公——杨业身上。杨业本名崇贵,后避北汉世祖刘崇名讳,改名重贵。杨重贵少年时投身刘崇,刘崇赐其姓刘,改名继业。刘崇之子刘承钧有养子刘继恩、刘继元、刘继忠,杨重贵赐姓名为刘继业,可能是因为刘崇长子刘赟早死无后,遂以杨重贵为刘继业而为其后嗣。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统兵攻北汉,围太原,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而刘继业犹据城苦战。宋太宗喜其忠勇,喻刘继元招降继业。于是继业归宋,复姓杨氏,只名业。”杨业归宋复姓。贵州台江巫脚乡的苗族杨姓。过去,有一户姓杨的迁到翁慕沟居住,由于那里是欧姓聚居区,这位杨姓苗民不久也改姓欧,以便同欧姓村民亲密相处。后来他的兄弟又恢复杨姓。解放后,他的儿子也改姓杨。

源流四

少数民族杨姓,氐族杨氏,氐有杨氏,世居仇池。

白族杨氏,杨氏一直是白族中的主要姓氏,人口最多,唐代杨氏曾成为白族中的首座大姓。杨干贞,五代十国时大义宁国君主,白族,云南宾州人.先世为南诏权贵,大长和国时为剑川节度使,后为大天兴国权臣,1927年灭大天兴国,自立为主,改国号为大义宁国.因为暴虐,被杀,在位8年。元代以后,杨氏仍为白族大姓。杨鼐,白族,云南大理太和县(今云南大理市)人。明弘治二年(土489年)举人,任黄州府(治在今湖北黄冈县)通判,退休后居家四十余年,闭门读书,乡人都称他为长者。今天的云南喜洲地区是杨氏的聚居地。

满族杨氏,满族杨氏的祖先多为汉人。居住在吉林市的杨氏,祖先就居住在云南贵州,后迁居山东登州。康熙年间迁居吉林,耕种官田,因为能提前交纳5年的额粮,被批准入汉军镶黄旗,成为满人。这支杨氏自始祖杨荣至今已传十四世。

纳西族杨氏,杨昌,清代纳西族散文家,云南丽江大研里人。喜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任湖北天门等县知县,疏导江流和修筑大堤很有政绩。他的散文非常出众,著有《四下可斋》集。他还写有许多游记、杂记等,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深得士林叹服。他有大约三十篇文章被收入云南丛书《滇文丛录》《丽郡文征》等集中。杨元之,清代纳西族诗人,云南丽江大研里人。祖父杨本程,道光十四年(土834年)中顺天乡试举人,任刑部主事。杨元之以善写汉、纳两读的诗出名。

苗族杨氏,杨再成,元代苗族教育家,湖南城步人。大约于元皇庆元年 (1313年)在城步建立儒林书院,对传播汉族文化、教育苗民子弟起过重大作用。[2]

回族杨氏,杨应奎,明代诗人、书法家,回族,山东益都人,正德年间进士。

此外在拉祜族、侗族、朝鲜族、蒙古族等等也有杨氏。

源流五

出自扬姓。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古时有「扬氏邑」。

源流六

源源于变姓,属于因故转姓为氏。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浦杨氏,本为倪氏所改,望出千乘郡,派接浦江倪氏盈公大宗。倪盈第八世孙倪炤,仕宋为龙图阁学士,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流新州。当时,倪炤的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

及倪顺长大,力学皆优,念外家杨氏之恩,即以母姓杨氏应试,登宋元祐三年戊辰科(公元1088年)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诏赠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右仆射,韶阳县开国公,谥文贞。其后裔子孙即为诸暨倪杨氏。

杨泗儒:南宋嘉熙元年由广东南雄州移居香山县之北山乡。是为广东中山北山杨氏侨外支谱始迁祖。

杨元规:宋绍兴间由广陵宦居于香山之南。是为广东中山南开杨公镇东支始迁祖。

杨承斡:北宋时自关西华阴徙居越州上虞岑仑堰。是为浙江上虞岑仑杨氏始迁祖。

杨一句:明末自暨阳地屏迁上虞沥海。是为浙江上虞沥海杨氏始迁祖。

杨文弼:北宋初自湘阴剑滩迁巴陵。是为四川巴陵杨氏始迁祖。

杨 辂:世居陕西华阴五代南唐时官吉州刺史,遂定居吉水亚塘。字殷,驾化英杨及南,为虞部侍郎,知江西吉州,因家陵城,葬吉水六十二都鸪西洞,今地名杨家墓,配郑氏,封广陵,君葬东冈山后落水塘尾,上山。子二:锐、铤。是为江西吉水杨氏始迁祖。

杨大业:明初由弘农迁居河南西增。是为河南杨氏家始迁祖。

杨姓的祖训

家训是前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也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下来的家长教育儿女的基本形式,杨氏家训、家规是治族治家的道德规范,族人应该遵守。

忠: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团结同志,终能长久。

尊:尊老爱幼,上至高堂,下抚子女,亦复如是。

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商务工,耕种为食。

俭: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节用,俯仰何益。

顺父母

父母为之天地也。顺父母即顺天地,逆父母即逆天地矣。故百行以孝为先,养育之恩永世难报。孝顺必有孝顺子,忤逆终养忤逆儿。只顾妻子儿女而不赡养父母者如禽兽也。敬老好儿女人人称赞,为之榜样;虐待父母者,家法应训之,国法应惩之。

睦兄弟

兄弟者,一母同胞骨肉也,兄弟间应当和好到老,不可因小时利便起争端,不可语言伤和、听信妇人谗言,更不可因小事而激化矛盾,以致骨肉相残,大则参商拘讼,互打官司,小则朝夕怨言,一时之忿,便动干戈,不如相交朋友,成为父母之过错,你本身又何必生儿育女?为人者,以友为兄弟,而族人当睦更有于别。宗族之兄弟是一脉相传,何又不如朋友呢?

和宗族

宗族者,同宗共祖之人也。虽有亲疏贵贱之别,其始同出于一人之身,故尧典曰亲睦九族,周室则大封,同姓宗亲之谊,由来重矣。今世俗偷薄间,有挟富贵,而厌贫贱,恃强众,而凌寡弱者,独不思富贵强众,怎为祖宗身后之身呢?观于此,而利与害共,体戚相关,一体同视可也。凡我族人,当和宗族,以强欺弱者,家法诛之,国法惩之。

务勤俭

勤俭者,是起家之本,传家之宝,立业之基,人生所当务也。勤而不俭,则财流于奢,俭而不勤,则财终于困。人世间,见名门世族,以祖考勤俭为成立之本,下代之福,因子孙奢侈而败家之业。盖俭则富贵长保,家计不难振兴。倘男不务耕作,女不事机杼,好逸恶劳,鲜衣美食,一旦娇惰,习惯俯仰无资,将祖资财一败而空,拖衣漏食。凡我族众,当务勤俭。

谨丧祭

丧祭者,慎终追远之大事也。丧尽其礼,祭尽其诚。父母在生之时,尽力供养,逝后要从俭治丧,勿须无财大操大办。丧事从简,也不能俭而不顺民情。凡我族人,当慎谨治丧。

肃闺门慎嫁娶

闺门为起化之源,家视不可不肃。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之常情。应当扫除旧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提倡男女平等。嫁女乃人伦之始,联婚不可不慎。男女婚姻,不能包办代替,嫁女择佳婿,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勿取重聘,不要贻误后世子女。凡我族人,当共凛之。

安本分

本分者,人生分内当为之事也,未老不能享老之福,未贵不能享贵之福,未富不能享富之福。凡事尽在其中,不以干名犯义而取优辱。人要经少、中、壮、老,享受要与年龄相当,超前享受害自己,勤劳发奋富终身。安分守己,立志做人。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葬送自己。凡我族人,应共戒之。

禁非为

守法奉公,全躯保身之要道,灭理犯义,亏体辱亲是污行,工、农、商、学、兵,各有本业,为官为民,社会之分工。偷抢piaochang,为非作歹,法律之不容。为人者,切忌把个人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长幼有别,老少有分,敬老尊贤,社会之美德。好淫喜赌,则是偷盗之祸根。吾族忠厚传家,清白世宗,岂容不肖子孙败坏家风。凡我族人,立应禁之。

格 言

凡我族内有子嗣维艰,晚年丧子者,当有抱养螟蛉,以承宗祀之条,须抱养亲族子弟,以继承之,方好登入谱籍、埋葬祖山。又有女招婚承宗,名为半子半婿,以及不得已抱异姓承者,不得登入谱籍、埋葬祖山,以免紊乱宗支。

凡族内有鳏寡孤独,残疾无靠者,应由本族亲友予以资助供养,不能熟视无睹。族人以救,此乃社会之公德。对此不出力、不出钱财者,则为无德也,应受族人和社会的指责。

本族子孙,不论男女,均应入学读书,不得重男轻女。

本族人,凡仙逝者,树碑,刻上孝男,孝女也应刻上。

铭 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夜睡早起,关锁门户,为安全作想。

米粟一粒,半丝半缕,银钱毫分,当思来之不易。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穷不丢猪,富不丢书。居身务求质朴,训子要以孝义方,言传身教,当启蒙者。一言一行,必须有利于儿女成长。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必加温恤。刻薄成家,理勿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弟兄叔侄,勿争多论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词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夫妇平等,互相体谅,才是男人。勿歪戴帽子斜穿衣,正人先正己。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求佳婿,勿索重聘。娶妻求淑女,勿计厚奁。见贫贱而有娇态者,践莫甚。见富贵而生淫者,最可耻。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事戒多言,言多必失。依仗势力,而凌孤逼寡,捧红踏黑,非人生之价。欺穷敬富,乃不道之人。

守公法

公法乃治国之本,执法是爱国公民;

杨震家风名千古,清白世代把名扬;

文明礼貌人称赞,知法犯法罪应当;

当官要为民谋利,为民要为国担当。

杨姓的历史名人

杨朱:战国时期哲学家,主张"人人不损一毫"。

杨章:秦朝华阴侯。

杨敞:西汉丞相。

杨雄:文学家,语言学家,与司马相如并称于世。

杨震:东汉太尉,为官清廉,四世三公。

杨修:汉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杨骏:车骑将军,临晋侯。

杨艳、杨芷:西晋晋武帝皇后。

杨播:北魏上柱国。

杨纂:北周名将。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

杨广:隋文帝次子,隋炀帝。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卒谥景武。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杨妃:唐太宗的妃子,隋朝隋炀帝女儿。育有两子,吴王和蜀王。

杨玉环(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行密:字化源。五代吴国开国君主。

杨业:(杨继业)北宋名将。

杨延昭:英雄传奇“杨家将”中的人物,民间俗称“杨六郎”,杨业之子。

杨文广:北宋名将。字仲容,祖籍麟州(今陕西神木北)。

杨万里:南宋大诗人,一生抗金。

杨璟:(1338-1402),字孟春,号中立,明初开国封营阳侯,追封芮国公,洪武15年诈死,后随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死后追封璟国公、杨王。璟十子,后代多人封侯伯,子杨洪长期镇守边关,封昌平侯,被誉为正统年间首座智将。杨洪子杨俊,和兵部尚书于谦一起被石亨陷害而死。

杨士奇:(1366.2.3~1444)明代大臣、学者。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

杨荣:(1371—1440年7月30日),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永乐十六年五月至二十二年八月(1418年-1424年)任当朝首辅。

杨溥:(1372—1446年8月6日),字弘济,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也做一杨傅)正统九年三月至十一 年七月(1444年-1446年)任当朝首辅。时人称为“南杨”。他与杨荣同为建文二年进士,同授编修,但是两人的仕途经历却大不相同。杨荣因其后被检入内阁,又不断跟随成祖北征而成为永乐朝的近臣。杨溥却因为被选侍太子朱高炽为洗马,成为太子身边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汉王朱高煦夺嫡的威胁,并且一度为这场夺嫡斗争而入狱。

杨廷和:(1459——1529),汉族。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举于乡,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进士及第。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文学家,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江西庐陵。

杨一清:(1454年-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谥文襄,汉族,明朝镇江丹徒(今属江苏省)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杨继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追谥忠愍。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明代著名谏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因弹劾严嵩而死,被奉为北京城的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杨姓的现代名人

杨宗纬:(Aska Yang),1978年4月4日生于中国台湾桃园县,中国台湾歌手。

杨坤:1972年12月18日生于内蒙古包头,中国著名创作歌手,2002年发行首张专辑《无所谓》一炮走红,代表音乐作品《无所谓》《那一天》《穷浪漫》《牧马人》等歌曲广为传唱。

杨利伟 :( 1965年6月21日~ ),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国***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6月21日出生在绥中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座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2003年11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中央军委主席***为杨利伟颁发“航天功勋奖章”和“航天英雄”证书。2023年7月,杨利伟被授予少将军衔。2023年5月15日吉林大学校长宣布,聘请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为大学生人生导师。

杨雪仪:1983年获香港小姐选美冠军后签约“无线”,参与了《香港早晨》节目的主持工作。一年后告别“无线”,开始专心自己的电影事业,银幕处女作是新艺城影业公司1984年出品的《歌舞升平》,后主演了《流氓公仆》、《鬼咁有缘》、《亡命天涯》等多部影片。

杨幂:(1986年9月12日—),中国女演员、歌手。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23级本科班。在2023年4月的“80后新生代娱乐大明星”评选活动中,杨幂成为内地新“四小花旦”(与黄圣依、王珞丹以及刘亦菲)之一。2023年因出演《神雕侠侣》中“小东邪”郭襄而受到观众的关注,2023年又凭借《仙剑奇侠传三》而人气飙升。2023年因为在穿越剧《宫》(又名《宫锁心玉》)中扮演洛晴川一角而获得了更高的人气。

杨紫:(原名:杨旎奥,1992年11月6日-),演员、学生,现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因在大型电视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饰演长女夏雪而被广大观众所熟悉和喜爱。曾获得全国模特大赛一等奖。

杨采妮:(Charlie Young),1974年5月23日出生,香港女演员及歌手。幼年时成长于香港,中学就读于德望学校,在十五岁时她前往美国念书,三年后回到香港发展演艺事业。曾出演电影《东邪西毒》、《梁祝》,1997年突然宣布隐退,与男友邱韶智共同发展事业。2003年上旬公司倒闭,宣布与男友分离。2003年下旬,复出拍摄电影《新**故事》、《七剑》、《再说一次我爱你》等。2023年自编自导电影《圣诞玫瑰》,同年11月与男友邱韶智成婚。

杨千嬅:(原名杨泽桦;英文:Miriam Yeung,1974年2月3日-)香港天后级女歌手、唱片监制、演员,荣获“天后级”兼“影后级”殊荣,为香港演艺圈歌坛和影坛发展最成功的1990年代出道代表。2023年杨千嬅凭借《捞月亮的人》获2023年度叱咤十大歌曲。2023年在电影《完美嫁衣》中担任女主角。2023年凭借《春娇与志明》荣获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为适当女主角,由此成为继梅艳芳之后第二位囊括香港乐坛与影坛标志性大奖的女星。2023年12月19日,第四届乐视盛典荣获年度电影最为适当女演员。

杨怡:(英文:Tavia Yeung Yi,1979年8月30日-),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湛江,中学曾就读马鞍山潮州会馆中学,1999年中五毕业后加入无线电视第13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现今为香港无线电视当家花旦,旗下经理人合约女艺员。2001年在剧集《婚前昏后》中饰演张可颐妹妹。随后在《大唐双龙传》、《学警雄心》、《溏心风暴》、《宫心计 》多部电视剧中演出,逐渐成为TVB的当家花旦。2023年杨怡出演内陆宫廷大剧《后宫》,饰演万贵妃,演技颇受肯定。

百家姓中韩姓的由来

韩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十五,那么,韩姓的起源是什么呢?韩姓的的家训有哪些呢?韩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呢?韩姓的现代名人有哪些呢?韩姓最初活跃于陕西和山西一带,商末周初韩姓已经进入了河南和河北地区。汉晋南北朝时期,韩姓在河南地区发展迅速,尤其在韩国古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和南阳为中心,形成了著名的颍川韩姓。一起看看关于百家姓中的韩吧。

韩姓的起源

源流一

出自黄帝传承。这是韩姓起源各种传说中最古老的一种。黄帝时代是我国父系氏族社会的鼎盛时期。黄帝族从陕北的黄土高原开始,沿渭河黄河向东发展势力,与炎帝族合二为一,消灭东夷族首领蚩尤,建立了以黄帝族为首的部落联盟,黄帝因此被称为我国的人文初祖,中国人也称炎黄子孙。传说中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二人。《世本》记载,黄帝娶了西陵氏的雷祖(嫘祖),生了青阳和昌意,昌意又生了颛顼。《山海经》记载:昌意后来被贬谪到若水,生子韩流;韩流娶淖子族的姑娘阿女,生了颛顼。颛顼是五帝之一。韩流既是人名,也是其所在氏族的名称。韩流氏族是从昌意族中分化出来的,这个氏族便以韩为姓,首座批韩姓人由此产生。韩流所处时代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考古学者在龙山文化时期的河南汤阴白营等遗址内发现了水井。井的四壁用井字形的圆木棍自下而上,叠垒而成。井字形木架的木棍交叉处都有榫扣合。韩字从韦,韦在古代写作“韦”,韦字形状与龙山文化时期的水井结构十分相似。韩流族有可能是因为发明了水井而被称为韩流,“韩”字的古义为井垣就说明了这一点。

源流二

以国为姓。公元前11世纪中叶,西周灭商,平定管叔蔡叔与武庚的叛乱后,实行大分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云:“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丰、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周公旦分封武王之子于韩,为姬姓之国,地处今山西河津东北。但韩国国力太弱;在春秋时期被晋国所灭。韩国亡国之后,国人便以韩为姓。

源流三

曲沃桓叔之后。西周晋穆侯娶齐女为妻,长子为太子“仇”,次子为“成师”。晋穆侯死后,穆侯的弟弟殇叔自立为君。4年后,太子仇攻杀殇叔,继位为晋文侯。晋的都城在冀(今山西冀城东南)。文侯的儿子昭侯在位时,把文侯的弟弟成师封在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号为桓叔。曲沃桓叔广招人马,扩张势力。从曲沃桓叔受封开始的六七十年间,翼地昭侯和曲沃桓叔两派势力之间冲突不断。曲沃桓叔死后,世子继位,为曲沃伯。伯袭杀昭侯之子孝侯,晋人又立孝侯之子鄂侯为君。鄂侯死后,子哀侯继位。第二年(前716年),曲沃伯去世,其子继位,即曲沃武公。晋哀侯九年(前709年),曲沃武公发兵攻打翼城,俘获晋哀侯,晋人又立哀侯之子继位,称小子侯。曲沃武公使韩万杀掉晋哀侯。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设计诱杀小子侯。又经过二十多年的斗争,公元前679年,周僖王正式任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尽并晋国之地。杀掉晋哀侯的韩万即韩武子。有人认为韩万是曲沃成师之子,分封采邑于韩,因以韩为姓,代为晋卿。

源流四

亡国后国人以韩为姓。曲沃桓叔之子韩万的玄孙韩厥,曾为晋国正卿,帮助韩姓在晋国逐渐扩大了势力。春秋晚期,晋国由韩氏、赵氏、魏氏、知氏、范氏、中行氏六卿专权。公元前490年,范氏、中行氏灭于赵。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共灭知氏,三分其地。从此,晋国为韩、赵、魏三国瓜分。前403年,韩厥的七世孙韩虔(景侯)时,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战国时期,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韩国起初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后来迁至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到韩哀侯时,攻灭郑国,迁都于郑都新郑(今河南新郑),疆域包括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魏、秦、楚三国之间。韩哀侯的曾孙宣惠王开始称王。到宣惠王的玄孙韩王安时,韩国势力日衰。公元前230年,秦灭韩,俘韩王安,置颍川郡(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州市)。韩国灭亡后,国人以韩为氏,颍川成为韩姓的首座个郡望。

源流五

出大汗氏改姓为韩。北魏孝文帝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革,把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其中的出大汗氏改为韩。由于译音不同,出大汗氏在史书还有步大汗氏、步六汗氏、步汗氏、潘奚氏、破六韩氏、破六汗氏、破落汗氏、破落韩氏等多种译法。北魏末年,有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人破六韩拨陵领导的农民起义。

源流六

源于倭夷,出自唐朝时期廷卫韩志和,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大唐王朝在唐宪宗李纯执政时期(公元805~820年在位),属下有个著名的飞龙卫士韩志和,为倭奴国人,原名待考。他崇尚中华文化,自愿留居中原,成为唐宪宗的贴身卫士。韩志和有着灵巧的手艺,他善于把木头雕刻成鸾鹤鸟鹊等的形状,然后把机关放到它们的肚子里,发动机关,它们就飞到二、三百尺的高空,飞到几百步外才落下来。他后来又为唐宪宗制作龙床御榻,脚一踩上去,龙的鳞须爪角全都会动,卷曲而有气势,像活的一样。传说,他曾在唐宪宗面前放出五、六十头蝇虎子(一种大体型的蜘蛛),把它们分开站成队,让它们按梁州曲跳舞,完全符合曲子的节拍,唱到词的时候,殷殷有声,曲子唱完就一个接一个地退下去,好像有尊卑等级似的。唐宪宗当时看到后非常高兴,重赏给他许多金钱和丝绸,并赐姓为“韩”,名“志和”。而韩志和一出宫门,就把那些金钱和丝绸全施舍给别人了。

韩志和后来留居中国,后裔子孙融入汉族,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一带地区,世代为韩氏。

源流七

源于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五十五少数民族中,均有韩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韩氏,世代相传至今。

韩姓的家训

家为人根,国乃家藩。家国一体,国泰民安。

仁义礼智,诚信轨范。治国平天,齐家务念。

教妇初来,育女闺间。贤良为本,百行孝先。

勤俭如金,优言福添。积善成德,懿行播远。

妇贤夫贵,子孝媳贤。姑嫂弟侄,如亲待见。

睦邻善处,亲扶朋念。体恤礼让,雍容心宽。

人初性近,习而相远。雕则成器,苟纵乃迁。

稚蒙即教,引长励短。循循善诱,晓理笃践。

静敬勤恒,心井达练。格物致知,慎独为然。

检身在外,整齐肃严。持守于内,主一无兼。

行必庄恭,慎言寡谈。见贤思齐,居上要宽。

温恭俭让,与人为善。博施于民,救人危难。

富而不骄,贫而不谄。敬事诚信,**遵范。

耿洁无疵,尘暮不染。厚德载物。若水上善,

谏长委婉,恭不违怨。敬老竭力,常思安然。

生养恩重,反哺涌泉。家业无争,开创纪元。

曲全枉直,洼盈敝浅。存己化物,顺其自然。

虚怀若谷,内方外圆。未雨绸缪,行近谋远。

胸怀宏阔,视见开远。文治武功,特立卓然。

唯品是竟,当知高寒。福至心灵,世代圣贤。

韩姓的历史名人

韩信,西汉初期官至大将军,封为楚王,后贬为淮阴侯。著名军事家。他智勇双全,治军严明,辅佐刘

邦平定天下,屡建奇功,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颂。与张良、萧何并称“兴汉三杰”。著有《兵法》三篇。

韩王信,秦末汉初著名将领,西汉初年被刘邦封为韩王,后来投降匈奴,前196年与汉军作战时被杀。《史记》卷九十三、列传第三十三有本传,《汉书》卷三十三、传第三也有本传。

韩嫣,汉武帝在位时宫中的宠臣。

韩寿,西晋著名的士人。

韩愈,唐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首开宋明理学之先河。他还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被称为“百代文宗”。

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创始人韩国公族(今河南禹州人),与李斯同师事荀卿。他纵观天下形势,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缘道理以从事”,实现“法、术、势”合一,以收“道法万全”之效果。

韩湘子,道教八仙之一。唐朝韩愈的侄孙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世传其学道成仙,在二十岁时去洛下探亲的时候,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讯全无。在唐元和年间,忽然回到长安,衣衫破旧,行为怪异,韩愈让他入学校和学生们读书,但韩湘子和学员讨论时一言不发,只跟下人dubo,喝醉了就睡在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头,韩愈担心不已,问他“人各有所长,就算小贩也有一技之长,你如此胡闹,将来能做什么呢?”韩湘子说:“我也有一问技巧,只是你不知道。”韩愈问:“那你能做什么?”当时正值初冬季节,令牡丹花开数色,又尝令聚盆覆土,顷刻开花。韩湘子后传说跟吕洞宾学道。位列仙班。

韩当,字义公,幽州辽西郡令支县(今河北省迁安)人,与右北平郡人程普都是幽州人,三国吴名将、都督。因为长于弓箭、骑术,膂力过人,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被孙坚赏识。参加过多次重要战役,佐孙氏屡建战功,熟悉水战,勇猛过人。222年夷陵之役,与大都督镇西将军陆逊、昭武将军朱然共同在南郡的涿乡攻击并大破蜀军。转任为威烈将军,封都亭侯。曹魏的上军大将军曹真攻击南郡,韩当保守东南方,在边境身为将帅,激厉将士同心固守,又敬重督司,遵行法令,孙权称善。223年,封石城侯,升迁为昭武将军,遥领荆州冠军郡太守,后来又加都督的称号。统帅敢死及解烦营兵万人,讨伐丹阳郡贼寇,击破。旋即病逝。儿子韩综承袭侯爵、统领兵马。

韩滉,唐代画家。字太冲,长安(个陕西省西安)人。德宗朝宰相,这样一位**显贵,却尤好画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宣和画谱》记载他有作品三十六件,其中表现农村生活与生产的就有二十四件。他的画,与张萱、周棠所表现的绮罗人物有所不同,两者似不可比,把选材重点从宫廷、豪门生活扩大到当时的农村,这是我国风俗画发展中的 大进步。韩滉描写农家风俗的绘画,至今传世的只有这幅《五牛图》。

韩偓,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历任左拾遗、刑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昭宗倚重之,欲拜相,固辞不受。后因忤朱温,两遭贬谪。又诏复为翰林学士,惧不赴任,入闽依王审知。他十岁能诗,李商隐赞为“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诗多感时伤乱之作,颇具风骨。而其《香奁集》则轻薄香艳,开“香奁体”诗风。著有《玉山樵人集》等。

韩琦,河南安阳人,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有歌赞之:“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韩昭侯,战国名君,建立了因功行赏制度,于是韩国大治,诸侯不敢来犯。

韩非,战国末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韩非子》一书,为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韩擒虎,东垣(今河南省新安)人,字子通(538-592),出身将门,父为北周大将军,袭封新义郡公。因军功升至上仪同,曾任永州、和州刺史。隋朝建立后,经高颎推荐为庐州总管,坐镇庐江(今安徽省合肥),为灭陈做好准备。开皇八年(588年)十一月,隋以韩擒虎为先锋,率精兵五百人自横江夜渡,袭取采石(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北),向建康挺进。所过之地,陈军丧胆乞降,由是很快便攻下建康城,并俘陈后主于枯井之中。韩擒虎以功封上柱国,出为凉州(今甘肃省武威)总管。不久召还,开皇十二年(592年),突发病而死,时年五十五。

韩世忠,南宋大将。他与岳飞同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先在河北屡败金兵,后驻镇江曾以八千兵迎击金兀术,激战黄天荡,金兵闻之胆寒。

韩延徽(882~959),字藏明。生于官僚世家,足智多谋,有大志,后辅助耶律阿保机成就一番大业,成为辽国的开国功臣。

韩山童,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领袖。原为栾城(今河北省栾城)人,其祖父为白莲教主,被谪徙广平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韩山童继续宣传白莲教,倡言“天下大乱,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他的徒弟刘福通等宣传他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至正十一年(1351年)黄河多次决口,元政府征民夫15万,在戍军监督下治河。趁此机会,韩山童与刘福通等鼓动治河民夫起义。他们发布文告,揭露元王朝残暴统治,聚众宣誓,杀白马黑牛,以红巾为号,举行起义。起义军以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后被元统治者察觉,韩山童被捕牺牲。

韩林儿,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父韩山童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韩山童牺牲后,韩林儿随母逃往武安。至正十五年春,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以亳州为都城。二十六年,朱元璋派廖永忠迎韩林儿,韩林儿离奇的沉入江中,至于是不是为朱元璋所害,至今未有定论。

韩姓的现代名人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区,中国作家、职业赛车手。

韩磊,又名森布尔,1968年2月23日出生于呼和浩特市,中国男歌手。

韩庚(HanGeng),1984年2月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中国男歌手、演员、舞者、商人。韩国出道的首座位外国艺人,曾是组合SuperJunior中唯一中国籍成员及其子组合SJ-M的队长,2023年12月21日与韩国SM娱乐有限公司解约并宣布单飞。擅长民族舞、Hip-Hop等,并有很好的芭蕾、武术功底。

韩红(又名:央金卓玛),**昌都人。中国著名女歌手,创作型唱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父亲为汉族知青,母亲为藏族。2003年后,韩红逐渐受到关注,多次获得各种“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和“最为适当女歌手奖”,成为中国**最红的女歌手之一。韩红于2023年加入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任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支持她的歌迷多认为她的声线如莎拉·布莱曼的天籁般,其词曲风格独具;但对其反感者则多认为她风格造作。2023年担任《中国梦之声》的评委,深受瞩目。

韩孝周(HanHyoJoo),1987年2月22日出生于韩国忠清北道清州市。韩国女演员,毕业于韩国东国大学演剧电影科。

韩志旼(韩志旼是正确的汉字名,中国普遍音译成韩智敏),韩国女演员,生于1982年11月5日,毕业于首尔女子大学社会福利学系。2003年凭借《ALLIN》童年闵洙茵一角出道,同年凭借《大长今》中信非一角被观众熟知。2023年因饰演高收视史剧《李算》中的嫔妃成松渊而被广大观众所喜爱,2023年在《屋塔房王世子》中一人分饰芙蓉和朴荷两角,演技得到了更高的认可。其他影视代表作包括:电视剧《复活》《该隐与亚伯》《京城绯闻》《伟大的遗产》《无敌情报员》《padampadam》,电影《朝鲜名侦探》《青燕》《解剖学教室》等。韩志旼本人十分有爱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福利慈善事业,2023年至今每年都多次参加JTS举办的各项慈善活动。

以上内容是小编关于百家姓解读朱姓的起源和朱姓百家姓排名第几的分析和解答,如果你对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请在下面留言,我们将整理和分享给大家阅读。

上一篇:耿姓鼠年女孩名字大全 耿姓昭字辈女孩起名

下一篇:更多起名

本文标题:百家姓解读朱姓的起源 朱姓百家姓排名第几

本文链接:http://m.shengxiao88.com/article/57659.html

使劲推荐

百家姓解读朱姓的起源 朱姓百家姓排名第几
百家姓解读朱姓的起源 朱姓百家姓排名第几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百家姓解读朱姓的起源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

耿姓鼠年女孩名字大全 耿姓昭字辈女孩起名
耿姓鼠年女孩名字大全 耿姓昭字辈女孩起名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耿姓鼠年女孩名字大全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

2023鸡年段姓女孩起名大全 鸡年姓田女孩洋气名字大全
2023鸡年段姓女孩起名大全 鸡年姓田女孩洋气名字大全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2023鸡年段姓女孩起名大全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

酉时出生的虎取名 酉时出生的牛宝宝取名
酉时出生的虎取名 酉时出生的牛宝宝取名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酉时出生的虎取名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酉...

游戏好听的名字男孩古风 好听的男孩名字大全
游戏好听的名字男孩古风 好听的男孩名字大全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游戏好听的名字男孩古风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百家姓中与韩姓有渊源的姓氏 百家姓中韩氏
百家姓中与韩姓有渊源的姓氏 百家姓中韩氏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百家姓中与韩姓有渊源的姓氏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

好听的微信昵称女生古风 微信好听的昵称女生仙气
好听的微信昵称女生古风 微信好听的昵称女生仙气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好听的微信昵称女生古风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

2023年柯姓缺水男孩起名 柯姓猪年男孩取名
2023年柯姓缺水男孩起名 柯姓猪年男孩取名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2023年柯姓缺水男孩起名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

五行缺木男孩起名大全2023属鼠 男孩缺木用什么字最好
五行缺木男孩起名大全2023属鼠 男孩缺木用什么字最好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五行缺木男孩起名大全2023属鼠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

鸡宝宝小名带米字的 属鸡宝宝重叠字小名
鸡宝宝小名带米字的 属鸡宝宝重叠字小名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鸡宝宝小名带米字的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

精选起名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