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经当令时间不能入睡 胆经当令时间睡不着身上奇痒_八字_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十二星座>八字

胆经当令时间不能入睡 胆经当令时间睡不着身上奇痒

时间:2023-04-16 11:04:26 作者:汽车城牛牛贺岁专辑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胆经当令时间不能入睡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胆经当令时间睡不着身上奇痒和胆经当令时间不能入睡让你人生无疑。关注我们,更多精彩正在路上!

胆经当令时间不能入睡 胆经当令时间睡不着身上奇痒

胆经当令时间

早在古代人们就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不同时辰也对应着身体的经络。那么关于胆经当令的时间是几点到几点,经络对应时间是什么时候?有关胆经当令养生方法有哪些,下面快来看看吧!

胆经当令时间

胆经当令具体时间

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

经络对应时间

子时(夜里11—1点)——胆经当令胆值班,不是我们说的胆囊。胆经在身体的两侧,从手臂开始。胆决定生发之机,比如两鬓斑白,实际上就是生机慢慢弱了, 这就是胆经的问题。比如偏头 痛,左边和右边不一样,左边和肝血有关,右边是和肺经有关,同时都涉及到胆经的问题;你后脑白发和前面白发,前面长白头发是胃经,是胃气败的一个现象,是 胃气出现了衰退,前额痛也是属于胃病的痛。治不一样的头痛症,实际上一个真正的好中医是辨症论治的,不仅要问你哪痛?还要问什么时间痛?这就把问题弄全面 了。如果你光说我前面头痛,这是胃经痛,而且我还要问你是几点痛?什么时间段会痛?我就知道这个时候谁在当班。就像管理一样,这时候我们就管值班的人就够 了,这都是很重要的。1、养生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晚上熬夜的话,第二天8、9点钟吃完饭以后,就有点昏昏欲睡,但一到 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想吃东西了,总得在屋子里找点食,而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而不 是你自己精神了。晚11点,生机已起,不要吃东西,伤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最好在11点前睡觉,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睡觉养阳气。在《黄帝 内经》里有一句话:“凡十一藏取决于胆”。11个脏气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人体就会很好,《人体使用手册》里面提出一个锻 炼的方法,叫做拍胆经,怎么拍?一定要规定好时 间,胆经就是人体的侧面,从屁股开始一直往下拍就可以了。我强化了一下,每天拍三百下。据说拍胆经对减肥超好,而且对身体也特别好,在拍的过程当中要注意 一个问题,如果你的胆经不通的话,外侧会出现淤青,只要接着拍,那么瘀青就没有了。

胆经当令养生

子时一阳初生,犹如种子开始发芽,嫩芽受损影响最大。这时不要熬夜,要及时上床睡觉。通常在子时前入睡者,第二天醒来后头脑会变得更加清醒,气色也显红润。子时前入睡是对胆经最好的照顾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当令?当令有“合时令、值班”的意思。比如,吃当令蔬菜,就是说要吃合时令的蔬菜,这时其义取“合时令”;胆经当令意思是胆经值班,此时其义取“值班”。(算命www.bmfsm.com)

子时是指晚上23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此时胆经最旺。这时我们该做什么呢?很简单,那就是睡觉。

子时是一天最黑暗的时候。《灵枢·营卫生会》指出:“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夜半即子时,阴陇指阴气极盛。子时阴气最盛,过了子时阴气转衰,阳气开始生发。此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正所谓“日入阳尽,而阴受气,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阳主动,阴主静,此时最需要安静。因此,子时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子时阳气初生,这种初生的阳气是维持整个人体生命活动不断进行并欣欣向荣不可缺少的力量。管理者更应该关心员工的睡眠,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很多工作场合要求夜间工作,白天休息,这给人们的睡眠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虽不能强求一定要夜间睡眠,但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做好合理的安排:一方面不要倒班太频繁;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逆时相倒班,如三班倒的工人,以上午12时至下午4时为白班,下午4时至夜间12时为小夜班,夜间12时至早晨8时为大夜班。白班工人应先上小夜班,再上大夜班,不要使其先上大夜班后上小夜班。

按时起居似乎小事一件,但与工人的身体健康及工作效率关系密切,应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良好的睡眠可以让我们的身体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所以,掌握睡眠养生要领,便可踏上简单易行的养生之道。

有人认为,睡眠方位与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古往今来,关于睡眠方位有不同的说法。

有资料指出,由于地球磁场的影响,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方位,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

而我国古代养生学家却认为,人的睡觉方向应该随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而改变。《备急千金要方》指出:“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意思是,在春夏季节头向东、脚朝西;秋冬二季头向西、脚朝东。

为什么要这样提呢?这是依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而提出的,春夏属阳,阳气上升、旺盛,而东方属阳主升,头向东以应升发之气而养阳;秋冬二季属阴,阳气收敛、潜藏,而西方属阴主降,头向西以应潜藏之气而养阴。

尽管这些理论都有一定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受房屋朝向和家居布局的影响,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大可不必拘泥于这些理论,而产生不必要的担心。建议大家依照自己的感觉,不可照搬。平时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加班、不熬夜,入睡前安神定志,未睡眠、先睡心,或用温水泡脚,并辅以足底按摩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问:生活中有一些老年人为什么在夜里易失眠呢?青年人白天精力充沛,晚上倒下就睡着,这又是为什么呢?

答:《灵枢·营卫生会》认为:“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意思是说,年轻人气血盛满,肌肉滑利,气道通畅,营气和卫气能正常运行,因此白天能保持精力充沛,夜里睡眠也安稳。而老年人因为阳气衰,阴血少,阴阳之气不平和,机体不能得到阴阳之气的滋养而使皮肤肌肉枯萎,经脉不通,五脏之气不协调,表现为白天精力不充沛,夜里易失眠。对于失眠,中医通常可以分为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胆郁痰扰、食滞内停等类型,并采用辨证论治原则,用汤药、针灸、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对失眠常有很好效果。

胆经是诸经中最火的明星

为什么时下有的明星那么火呢?是因为有人捧他,公司捧他、观众捧他……捧的人多了自然就火了。为什么说胆经在诸经中是最火的明星呢?这是因为人体的其他十一脏也在“捧”它。《黄帝内经》说:“凡十一脏皆取于胆。”也就是说,其他十一脏功能的发挥,都取决于胆的少阳之气,这也恰恰说明了胆经的重要性。

《灵枢·经脉》指出:“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如果你的胆经出现问题,则会出现口苦、时常叹气、胸胁部作痛以致身体不能转动等症状;病情严重时,面部像有灰尘一样毫无光泽,全身皮肤干燥而失去润泽,以及足外侧感觉发热等症状。

如何甩掉这些问题呢?在胆经中,很多腧穴都是救命的法宝。

胆经上的腧穴主治骨所发生的疾病,尤其是对头、腰、膝、关节疼痛有特殊疗效。《灵枢·经脉》指出“是主骨所生病者”。胆之味为苦,苦味入骨,故胆主骨所生之病;又骨为干,其质刚,胆为中正之官,其气亦刚,因此胆腑有病则会伤于骨。

在胆经的腧穴中,首先要想到胆经的合穴阳陵泉,也是筋的精气聚会之所,具有除痛祛风、舒肝理气的作用。阳陵泉的位置在哪儿呢?就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经常按揉阳陵泉穴,对膝关节酸痛、胁肋痛、下肢痿痹、腿足麻木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此外,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此穴或此穴下方的压痛点,并持续按揉2分钟,可缓解胆囊炎疼痛。

据报道,在X射线观察下,用胆囊造影剂研究针刺对胆囊动力的影响发现,针刺无胆囊疾患的健康成年人的阳陵泉,可使大部分(757%)人的胆囊影像明显缩小,表明针刺能增加胆囊的运动和排空能力,此种作用在有针感时即开始,而在起针后10分钟更加明显。

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而上班族平时不能弯腰揉腿,那有没有简便的锻炼方法呢?有!

不用按摩针刺就可ciji阳陵泉的小方法:

坐在座位上,脚跟着地,脚尖尽量抬起,然后以脚跟为轴两脚尖外摆尽量转向身体左右两侧,即两脚跟并拢,脚尖外展成“一”字;前脚掌尽量抬起。等到阳陵泉、胆囊穴部位肌肉发酸发热即可放松两脚,休息片刻再练习。可两脚同时练习或单腿练习。

说到胆经,风池穴也是一个功效卓著的穴位。风池穴位于颈部耳后发际下凹窝内,对偏头痛、感冒、鼻塞、头晕、耳鸣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有些老年人阳气不足,容易怕冷,有的老人颈部特别怕风,按揉风池穴会有酸痛感。可以每天坚持按摩双侧风池穴,对防治感冒有帮助。常用的几种按摩方法如下。

①用大拇指按揉。

②中指、食指并拢按揉。

③两手十指交叉于颈后掌心扣于风池,用掌根挤压如同“拿”法,使穴位稍感酸胀为宜。每次按压30~50次,感觉穴位发热就可以了。

以下为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如果身上有点发冷、打喷嚏、流鼻涕、头后微痛,拿揉风池穴区、摩擦后项或用艾条艾灸大椎穴至皮肤转温,则畏寒头痛症状消失。

此外,胆经上的带脉穴(第十一肋端直下平脐处)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穴位。它是足少阳经与带脉的交会穴。带脉如带环腰一周,约束纵行诸经。带脉如果有病,会出现腹满、腰部以下凉冷如同坐在冷水里。选取带脉穴,配合按摩胆经足临泣(穴位)可立即使冷感消失。一位患者下肢怕冷发凉,针刺足临泣后,不一会儿患者诉两脚发热,其效果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还有自诉患肩周炎者,但肩周活动并未受限,仅是颈肩一线少阳所过处疼痛。经自己拿捏肩井穴(位于肩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一周后,肩部疼痛即可缓解。

胆经上的腧穴是胆经上的舞者,如何让它们演绎健康而精彩的人生,全在于你是否照顾好它了。

虽说按压穴位,可以有效止痛治病,但对于非学医的人来说,千万不要有“久病成医”的想法。“久病成医”者是指一些患慢性疾病的人,因长年患病、就诊、用药、查阅有关医学书籍及刊物,对自己所患疾病有较多的了解,因而在疾病加重、复发等情况下,不但心中有数,而且知道如何处理和用药。但疾病的种类繁多,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的现象,病人不可能有全面的医疗知识予以鉴别,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因其发病急、变化快,稍有耽搁就可能酿成大祸。比如,有报道患病10年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每年要发作三五次,有一天晚上又出现右上腹和背部疼痛时,还按“常规”服抗生素和6542后睡下,第二天清晨,家人发现猝死在床上,送医院尸检证实为心肌梗死。有的冠心病患者经消心痛等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仅每日坚持口服50毫克阿司匹林,当有胸闷头痛时,不是到医院请医生诊治,而是擅自将阿司匹林加量至每日300毫克,不料一日大便时突然跌倒,送医院便脑溢血而死亡。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发病急、变化快,生死之间往往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内。因此,抢救时必须争分夺秒。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可以挽救的生命却因院外延误而死亡,其中很多就是耽误在“久病成医”的失误上。因此,“久病成医”者千万不要麻痹大意,尤其是当“复发”与以往稍有不同,或略微加重时,更应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治。

非专业的中医爱好者,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些自我保健治疗,解决一些小问题,这值得推广。但是,依法自疗不能取效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请专业医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现代医学生理常识如下。

胆汁由肝细胞生成。成人每日分泌量约800~1000ml。

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的消化;胆盐还可与脂肪酸、甘油一酯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在非消化期间胆汁储存于胆囊中。

在消化期间,胆汁则直接由肝脏及胆囊排至十二指肠内。

长时间不吃早餐者无法有效诱导胆囊收缩,日久胆汁浓缩易产生结石。所以长时间不吃早餐者常发生胆结石。

胆汁是在胆道中流动的一种特殊体液,由肝脏分泌。胆汁的生成过程非常复杂,肝脏产生的胆汁称为肝胆汁。肝脏不断生成胆汁,每天的生成量约为100~200ml,随着人的活动、饮食的质和量,以及饮水量的不同而变化,进餐时肝脏产生的胆汁比平时多得多。

胆汁味苦,肝胆汁呈金黄色,而胆囊内的胆汁因浓缩而呈深绿色。应用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等现代分析技术分析胆汁所含成分,发现胆汁中大部分是水(肝胆汁中水约占97%),并溶有多种物质,其中包括能帮助脂肪消化和吸收的胆汁酸,以及与消化无关的肝的排泄物胆红素,胆汁的颜色就是由胆汁中胆红素的含量所决定的。此外,胆汁中含有磷脂、胆固醇、钠、钾、钙、磷酸盐和碳酸盐等,以及少量蛋白质等成分。

胆汁有两大作用:一是作为消化液,帮助脂肪在肠内消化和吸收;二是将某些代谢产物从肝脏排出。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当胆汁中各种成分发生较大变化时,就会引起胆道疾病。目前,科学家正在深入研究和分析患有胆道疾病时,胆汁成分会发生哪些改变,以及各种药物对胆汁成分有哪些影响,从而探索胆道疾病的病因和有效的防治方法。

胆汁在消化道的助消化功能主要是胆汁酸起作用,表现在: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促进微量元素铁和钙的吸收;经肠道吸收的胆汁酸,又能促进胆汁的分泌,起利胆作用;ciji小肠和结肠的蠕动;胆汁酸还有助于维持胆固醇再溶解状态。

肝脏分泌胆汁是连续的,但胆汁产生后并不能立即经胆道流入十二指肠,而是在饮食ciji下周期性地进入肠内以助消化。平时,胆汁通过胆囊管进入胆囊,经过浓缩而在胆囊内储存,需要时胆囊奥狄括约肌和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胆汁才能流入十二指肠,只有这种适应性的生理反应,才能满足人们一日三餐的进食习惯。

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肝细胞不断分泌胆汁。平时,胆汁储存在胆囊内,当人体吃了食物后,胆汁才直接从肝脏和胆囊内大量排至十二指肠,以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据研究,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能引起胆汁的大量分泌和排出,而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对其作用较小。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两种途径控制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1)神经作用肝脏和胆道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ciji交感神经可抑制胆囊的收缩,并使奥狄括约肌收缩。而ciji迷走神经可使肝细胞增加胆汁分泌,并使胆囊收缩、括约肌松弛。进食之后,迷走神经兴奋,则使胆汁大量流入十二指肠。

(2)体液的作用上段小肠黏膜在胃酸、脂肪和蛋白质的作用下,产生胆囊收缩素和促胰液素,这两种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可以作用于肝脏和胆道。胆囊收缩素会引起胆囊的强烈收缩和括约肌的扩张。促胰激素则有ciji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作用。在这两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下,胆汁大量排至十二指肠内。

此外,有些药物也可影响胆道的运动。如**可使括约肌收缩,硫酸镁可使胆囊收缩和括约肌松弛,而阿托品、硝酸甘油等又能使胆囊和括约肌同时松弛。所以,这些药物常被用来处理胆道疾病。

问:最近我天天坚持敲胆经,可是没多久却感觉头昏脑胀,而且有时晚上睡不着,还爱做梦,这是怎么回事呢?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

答:敲胆经的方法非常好。但不可不分对象一敲了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根据您的症状,可以采用“实则泻之”的方法。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母子补泻是针灸医生经常使用的方法,临床使用五输穴效果显著。五输穴因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取穴方便,效果又好,所以临床经常使用。

五输穴指十二经脉的井、荥、输、经、合五组穴位(详见下表)。

最好请中医大夫结合舌、脉为您诊治。比如,到针灸科请针灸大夫为您进行针刺疗法,大夫会根据您的情况并结合自己习惯使用的针法(常用的有五输穴补泻、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给您治疗,常可改善或消除症状。立竿见影的效果如《灵枢·九针十二原首座》所言:“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同时,大夫还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提出改良的锻炼方法。时辰循行经脉井荧输原经合寅时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太渊经渠尺泽卯时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曲池辰时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足三里巳时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太白商丘阴陵泉午时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神门灵道少海未时手少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小海申时足太阳膀胱经至阴通谷束骨京骨昆仑委中酉时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太溪复溜阴谷戌时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大陵间使曲泽亥时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子时足少阳胆经窍阴侠溪足临泣丘墟阳辅阳陵泉丑时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太冲中封曲泉五输穴五行属性阴经木火土以输代原金水阳经金水木火土问:我今年46岁了,最近3个月内,每天夜里12点左右都会出现胃疼,直到天亮后才有所缓解,凌晨7点后疼痛消失。用了很多西药治疗也没取得什么疗效。最近我的身体也变瘦了,面色也不如从前了,有时感觉肚腹胀满,还经常出现恶心、泛酸等症状。请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对了,我曾经患过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近10年。

答:《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病时间隔时甚者取之输……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十二点是子时胆经当令,胆经的输穴是足临泣,胃之合穴是足三里。所以,针灸医生对于像您这种有规律性发作或加重的病症,临床会首选“输”、“合”穴,即胆经的足临泣和胃经的足三里。您可以在这两个穴位上按揉或贴上有活血作用的膏药,如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说明取穴正确。我的个人经验是穴位疗法不是一听就能掌握的,稳妥的方法还是请您到医院让中医大夫当面四诊合参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用穴位疗法还是用药物治疗。对于临床发病有时间特点的疾病,根据其发病所在时辰,考虑相应的经脉,取其五输穴中的输穴进行针刺,常可取得满意效果。大家再遇到有规律的按时发作或加重的病症时试着按上面的五输穴表查找“输”穴,检查是否有压痛,不会自己针刺的就按揉穴位,或按揉后再贴上麝香壮骨膏之类的比较温和的有活血作用的药膏,验证体会一下古人的经验总结,或许您会因此而喜欢上经络。

挠头其实是ciji胆经做决断

胆具有决断功能。胆气充实,则行事果断,脏腑气血功能发挥正常。《素问·灵兰秘典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什么是“中正之官”?中正者,不偏不倚,维持公正。

在古代,“中正之官”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社会通史》指出:“两汉实行察举制,对待选人士经过考察后向朝廷推荐。魏晋以后,察举制渐被九品中正制所取代,各州郡有声望的人担任'中正’,负责评定当地士人的品级,朝廷依照士人品级授官录用。”

当时担任“中正之官”的,一般都是名门望族,高贵显赫,其自身的“中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充分说明了其在当时社会的决定性作用。

对比而言,胆是“中正之官”,是主决断的,是做决策的。所以说,胆的这个“中正之官”不是随便封的,要做到不偏不倚,处事公正。仅是泻而不藏,或仅是藏而不泻,都是不行的。不中正怎么能行决断呢?

一般来说,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对行动的决心,都是从胆发出来的。俗话说“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如果胆不清了,头脑自然一片混乱,头脑不清自然无法决断;胆清了,头脑也清醒,决断也容易做了。

当我们难做决定时,会有反复挠头的动作,其实是胆经在帮助我们做决定。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挠头的地方就是胆经经过的地方,而挠头可以ciji胆经活络,帮助我们决断。很多年轻人在两耳上部出现白发,发为血之余,那是因为胆经气血不足所致,子时熬夜未及时休息是很重要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形容一个人有勇气,对事物不畏惧,称为“有胆量”、“胆大”,从中可以看出,胆与人的决断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很多因素使我们变得越来越胆小、多疑,做事没了主张。为此,我们有必要改善胆的功能,如何来改善呢?暂时把事情放下,子时安睡!“宁舍一顿饭,不舍子时眠”。

问:俗话说,酒壮英雄胆,生活中有一些胆小、犹豫不决者饮了酒后会变得胆大,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答:《黄帝内经·灵枢·论勇第五十》中有一段记述黄帝与少俞关于饮酒对人情志影响的对话。

黄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

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其入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

大致意思是说,酒是水谷的精华,入胃后使胃胀大,气机上逆,壅滞胸中,使肝气上升,胆汁横逆,而胆主决断,饮酒后,人的行为自然与勇敢的人相同,但是这种人等酒醒气衰后,还会感到懊悔、沮丧。

这样的人胆气不足,可通过武术练习等方法提高自己的胆气,而不必借酒壮胆。问:每天什么时候梳理胆经最好?

答:理论上说,在胆经最旺的子时效果最好。据说过去民间练武的,为了练胆量半夜到坟地去练功,但同时我们还强调子时前一定要睡觉。因此,可以退而求其次,在三焦经经气旺的亥时(21点至23点)采用理三焦的方法。三焦经与胆经同属少阳经,有一个很有名的调理三焦的方法,那就是《******》里的首座句口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关键在于“托天”二字。有点儿像伸懒腰的样子,但一定要有“托天”的意念,不论您是站着、坐着还是仰卧躺着,只要有意“托天”,则手少阳三焦经就可得到有效锻炼,手腕部的阳池穴会得到有效挤压、按摩。手指容易冰凉的人,如果做这个动作一会儿指尖就会变暖,周身发热。托天理三焦的同时,如果是坐位姿势,还可以同时练习两脚外摆勾脚尖的动作,ciji胆经的阳陵泉穴。如果到了子时还未睡眠,宜采用很安静的意念梳理法(对照经络循行图)。问:敲胆经能治少白发吗?

答:理论上疏理胆经,应该是可以调理头部两侧耳朵上方胆经所过处的问题。如果您有经常过了子时还没睡的习惯,就要注意及时改变作息习惯,亥时(21:00~23:00)应及时安睡,在静卧安睡中静养子时初生的一阳。梳理胆经,还应该按揉阳明经的足三里,可以起到健脾胃的作用,从而使气血生化有源,加上合理使用养血药物和食物应该有效。问:我也想在晚上子时前入睡,可有时就是睡不着,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吗?

答:自己按摩足外踝下的申脉穴(此穴在骨缝之间,针刺效果较好)。问:我最近总在晚上23点左右发生偏头痛,痛苦至极,请问有什么好办法治疗吗?

答:一般来说,少阳经头痛以偏头痛最为常见。手少阳三焦经亥时当令,足少阳胆经子时当令。《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上有一句话:“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如果是23点前头痛,可取“中渚”穴(握拳,第四、第五掌骨小头后缘之间的凹陷中,三焦经的“输”穴)。

如果您是在23点之后头痛,试试按揉胆经上的足临泣穴(在第四、第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中,是胆经的“输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带脉,我在临床使用时常配合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以疼痛能够忍受为度(如果用毫针针刺就不会疼痛了,而是一种酸胀感,等酸胀感消失后起针,再按揉检查此穴,会发现压痛减轻或者消失,同时相应的病痛也会减轻或消失)。

是否有效一试便知,可知余言之不谬也,古人诚不余欺也。问:请问平时做哪些运动有助于养胆?

答:要有利于胆,应该首先明确胆的生理,胆有储存和排泄胆汁的功能。胆附于肝,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源于肝之余气,胆汁的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依靠肝的疏泄功能。常言道肝胆相照,所以利胆重要的就是舒肝养肝,避免那些伤肝的事情就可以利胆。早晨要吃早餐。可以做柔和的伸展运动。自我按摩穴位很多,胆属于腑,“合主内腑”,所以首选胆之合穴阳陵泉。据报道,在X射线观察下,用胆囊造影剂研究针刺对胆囊动力的影响,发现针刺无胆囊疾患的健康成年人的阳陵泉,可使大部分(757%)人的胆囊影像明显缩小,表明针刺能增加胆囊的运动和排空能力,此种作用在有针感时即开始,而在起针后10分钟更加明显。步行是一项很好的养胆运动,有人和家人吵架后,就会外出溜达一圈,回来气也就消了。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方法,即柏树之气息调胆病。可每天面对柏树站桩,或面对着柏树冥想即可,时间为15~45分钟,有益胆、养胆的作用。

传统武术中的形意五行拳有很好的调理脏腑功能。五行拳中的崩拳是形意拳中最简单的拳法,也是最实用的拳法,就是左右崩拳连环打出,其发劲直如贯矢,其形似箭,其性属木,在人身内通肝脏。崩拳回身动作起势为狸猫倒上树,落势为狸猫扑鼠,起势是截腿之劲,落势是踩踏之劲。经常锻炼崩拳能够舒肝利胆,并具有明目之功效。

附一足少阳胆经知识简表足少阳胆经循行。

原文《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目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音zhuō,颧骨),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语译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向上到达额角部(颔厌),下行至耳后(风池),沿颈部行于手少阳经前面,到肩上交出手少阳经的后面,向下进入缺盆;耳部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后方;外眦部的支脉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走大迎,会合于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向下覆盖于颊车部,由颈向下会合前脉于缺盆,向下进入胸中,通过横膈,联络肝属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经过外*毛际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缺盆部直行的脉从缺盆下行腋部,沿侧胸部经过季胁,向下会合前脉于髋关节部(环跳),向下沿大腿外侧出于膝外侧,下行经腓骨前面,直下到腓骨下段,再下到外踝的前面,沿足背部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足背部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着首座、第二跖(zhí)骨之间,出于大趾端,穿过趾甲,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大敦,属肝经),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按:目前《针灸学》经脉循行图穴位连线与灵枢经脉循行有些不符,笔者认为穴位挂图仅供理解参考,还是以阅读《灵枢·经脉》中的经脉循行原文为好。现在的经脉图基本上都是沿袭明·张介宾的《类经图翼》。张介宾及其前后的所有针灸经络学中的穴位分类都沿袭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而《针灸甲乙经》是首部从《黄帝内经》中归纳出来的针灸经络学专著。溯本求源,还是以《黄帝内经》为准续表主要病候。

原文《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hàn)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语译本经异常表现为口苦,善太息,胸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孔像蒙着微薄的灰尘,身体没有脂润光泽,小腿外侧热,这是足少阳经气阻逆的阳厥证。本经穴主治“骨”所发生的病症:头痛、颔痛、眼外眦痛、缺盆(锁骨上窝)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等症,及汗出战栗发冷、疟疾。胸部、胁肋、大腿及膝部外侧以至小腿腓骨下段(绝骨)、外踝的前面,以及各骨节酸痛,小趾侧的次趾(足无名趾)不好使用附

注足少阳络脉足少阳经别足少阳经筋原文《灵枢·经脉》: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音僻,pì),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语译足少阳络脉名叫光明,在距离外踝上五寸处分出,走向足厥阴经脉,向下联络足背。实证见足部厥冷;虚证见下肢瘫痪,不能起立,可取足少阳络穴光明穴治疗原文《灵枢·经别》: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语译足少阳经别从胆经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外*,同足厥阴经别会合;分支进入浮肋之间,沿着胸腔,归属于胆,散布,上向肝脏,贯心中,挟食道,浅出于下颔中间,散布面部,联系眼后的目系,在外眦部与足少阳经脉会合原文《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其直者:上乘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qiú,颧骨)。支者结于目外眦,为外维。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即上乘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语译足少阳经筋起于第四趾,上结于外踝;再向上沿胫外侧结于膝外侧。其分支另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股四头肌部),后边结于骶部。直行者经侧腹季胁,上走腋前方,联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走向太阳经的前方,沿耳后上绕到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颌,上方结于鼻旁,分支结于外眦成“外维”。其病症可见足第四趾强滞不适,掣引转筋,并牵连膝外侧转筋,膝部不能随意屈伸,腘部经筋拘急,前面牵连髀部,后面牵引*部,向上牵及胁下空软处及胁部作痛,向上牵引缺盆、胸侧,颈部所维系的筋发生拘急。如果从左侧向右侧维络之筋拘急时,则右眼不能张开。因此,筋上过右额角与跷脉并行,阴阳跷脉在此互相交叉,左右之筋也相交叉,左侧的维络右侧,所以左侧额角受伤,会引起右足不能活动,这叫“维筋相交”续表穴名穴位主治特定穴1瞳子髎面部。目外眦旁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

怕光羞明,迎*泪,远视不明手太阳,手、足少阳经交会穴2听会面部。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耳鸣,耳聋,齿痛,口,面痛,头痛3上关耳前。下关穴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偏头痛,耳鸣,耳聋;口眼斜,齿痛,口噤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4颔厌头部鬓发上。头维穴至曲鬓穴弧形线的上1/4与下3/4交界处偏头痛,目眩,耳鸣,齿痛,癫痫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5悬颅头部鬓发上。头维穴至曲鬓穴弧形线中点偏头痛,日赤肿痛,齿痛6悬厘头部鬓发上。头维穴至曲鬓穴连线的下1/4与上3/4交界处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7曲鬓头部。耳前鬓发后缘直上,平角孙穴处头痛,齿痛,牙关紧闭,暴喑足少阳与足太阳经交会穴8率谷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偏头痛,眩晕,小儿急、慢惊风足少阳与足太阳经交会穴9天冲头部。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头痛,癫疾,牙龈肿痛足少阳与足太阳经交会穴10浮白头部。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横量二寸头痛,耳鸣,耳聋,目痛,瘿气足少阳与足太阳经交会穴11头窍阴头部。浮白穴直下,乳突根部头痛,耳鸣,耳聋足少阳与足太阳交会穴12完骨头部。乳突后下方凹陷中头痛,颈项强痛,齿痛,口,疟疾,癫痫足少阳与足太阳经交会穴13本神头部。神庭穴(督脉)旁3寸,当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内2/3与外1/3连接点处头痛,目眩,癫痫,小儿惊风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14阳白前额部。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头痛,目痛,视物模糊,眼睑动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15头临泣头部。阳白穴直上,入发际05寸头痛,目眩,流泪,鼻塞,小儿惊痫足少阳、足太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16目窗头部。头临泣穴后1寸头痛,目赤肿痛,青盲,鼻塞,癫痫,面浮肿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17正营头部。目窗穴后1寸头痛,目眩,唇吻急强,齿痛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续表穴名穴位主治特定穴18承灵头部。正营穴后15寸头痛,眩晕,目痛,鼻塞,鼽衄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19脑空头部。风池穴直上15寸头痛,目眩,癫狂痫,颈项强痛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20风池项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鼽衄,耳鸣,颈项强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疟疾,瘿气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21肩井肩上。大椎穴(督脉)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乳汁不下,瘰疬手、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22渊腋侧胸部。举臂,腋中线上,第四肋间隙胸满,胁痛,上肢痹痛23辄筋侧胸部。渊腋穴前1寸,第四肋间隙胸满,胁痛,气喘,呕吐,吞酸24日月上腹部。*下方,第七肋间隙呕吐,吞酸,胁肋疼痛,呕逆,黄疸胆的“募穴”。足少阳、足太阴经交会穴25京门侧腰部。第十二肋端小便不利,水肿,腰痛,胁痛,腹胀,泄泻肾的募穴26带脉侧腹部。第十一肋端直下平脐处腹痛,经闭,月经不调,带下,疝气,腰胁痛足少阳经与带脉交会穴27五枢侧腹部。在侧腹,髂前上棘之前05寸,约平脐下3寸处腹痛,疝气,带下,便秘,阴挺足少阳经与带脉交会穴28维道侧腹部。五枢穴前下05寸腹痛,疝气,带下,阴挺足少阳经与带脉交会穴29居髎髋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高点连线的中点腰痛,下肢痿痹,疝气足少阳经与阳跷脉交会穴30环跳股外侧部。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下肢痿痹,腰痛足少阳、太阳经交会穴31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患者以手贴于腿外,中指尖下是穴下肢痿痹,遍身瘙痒,脚气32中渎大腿外侧。风市穴下2寸下肢痿痹33膝阳关膝外侧。阳陵泉穴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中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续表穴名穴位主治特定穴34阳陵泉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胁痛,口苦,呕吐,下肢痿痹,脚气,黄疸,小儿惊风。

参考资料:据报道,在X射线观察下,用胆囊造影剂研究针刺对胆囊动力的影响,发现针刺无胆囊疾患的健康成年人阳陵泉,可使大部分(757%)人的胆囊影像明显缩小,表明针刺能增加胆囊的运动和排空能力,此种作用在有针感时即开始,而在起针后10分钟更加明显胆经“合穴”,八会穴之一,筋会阳陵泉35阳交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7寸,腓骨后缘胸胁胀满,下肢痿痹,癫狂阳维脉郄穴36外丘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7寸,腓骨前缘胸胁胀满,下肢痿痹,癫狂胆经“郄穴”37光明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目痛,夜育,下肢痿痹,**胀痛胆经“络穴”38阳辅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处偏头痛,目外眦痛,瘰疬,脚气,腋下肿痛,咽喉肿痛,胸胁胀痛,下肢痿痹胆经“经穴”39悬钟

(绝骨)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项强,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脚气,痔疾八会穴之一,髓会绝骨40丘墟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胸胁胀痛,下肢痿痹,疟疾。参考资料:据报道,在对胆总管引流者进行胆道造影时(在注射**的条件下),发现针刺丘墟、阳陵泉、日月等穴后30分钟,胆总管出现明显的规律性收缩,蠕动明显增强胆经“原穴”41足临泣足背外侧。在第四、第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中目赤肿痛,胁肋疼痛,月经不调,遗溺,乳痈,瘰疬,疟疾,足跗疼痛胆经“输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带脉42地五会足背外侧。在第四、第五跖骨之间,当小趾伸肌腱内侧缘处头痛,目赤,耳鸣,胁痛,乳痈,内伤吐血,足背肿痛胆经“原穴”续表穴名穴位主治特定穴43侠溪足背,第四、第五趾间缝纹端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胁肋疼痛,热病,乳痈胆经“荥穴”44足窍阴第四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咽喉肿痛,热病,失眠,胁痛,咳逆,月经不调胆经“井穴”足少阳胆经穴歌

少阳胆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瞧,率谷天冲浮白次,(头)窍阴完骨本神邀,阳白临泣目窗辟,正营承灵脑空摇,风池肩井渊腋部,辄筋日月京门标,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风市招,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宵,阳辅悬钟丘墟外,(足)临泣胆输通带脉,地五会穴接侠溪,第四趾旁(足)窍阴毕。

亥时如何养生

十二时辰是古代人们划分一天的计时方法,那么关于“亥时”是几点到几点之间?在亥时如何养生对身体有益,下面不妨来了解看看吧!

亥时如何养生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

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亥时——21∶00~23∶00——三焦经最旺

曾经有一位民间中医高人告诉我:“养生其实是有诀窍的,这个诀窍就是时间上的讲究。不论你的方法有多么好,多么高明,如果你没有用在最合适的时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相反,即使很简单的方法,如果你用对了时间,并且坚持去练,那必事半功倍!”

亥时是一天中最美丽的时候,天地归于安静,人可以酣畅地释放jiqing,然后进入甜美的梦乡;亥时也是一天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阴气极旺将衰,阳气已尽将生,而此时也是人结束一天的生活,开始孕育新的生命周期的时刻。所以,亥时养生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一是男欢女爱,畅享jiqing,但这并非“常规动作”,偶尔为之即可,以节欲保精,益肾护身;二是进入梦乡,安身定神,养阴育阳,休养生息,此乃每日必行之举,违则伤身损体!(算命www.bmfsm.com)

睡觉是天下首座大补,亥时入睡最能养阴。

35~40岁的人,要想留住青春,一定要在亥时入睡。

“五龙盘体”是道家祖师送给现代“劳心劳神族”的健康大礼。

三焦经上的阳池穴可以调动人体的能量,让手脚不再冰凉。

亥时:三焦经当令

亥时是指晚上21点到23点,这个时候是三焦经当令。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

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

不同时辰日常养方法

1.卯时(5:00至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

2.辰时(7:00至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月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3.巳时(9:00至11: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至13:00)。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滑腻,然后午休。

5.未时(13:00至15:00)。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15:00至17: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至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

8.戌时(19:00至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至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1:00至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

戌时如何养生

戌时是十二时辰中的哪个时间阶段,在戌时如何养生才正确呢?人体器官那个部位在戌时需要注意及最好养生呢,下面不妨来了解看看吧!

戌时如何养生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戌时——19∶00~21∶00——心包经最旺

戌时属狗,心包经当令。狗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也是最忠诚的动物,帮助人们看家护院,守卫安全。古人真的聪明至极,以狗来暗喻心包对自己的主人——心脏的忠诚。所以,要保养心脏,得先与心包搞好关系,而与心包“拉关系”的捷径便是心包经。

我们中国人做事儿最讲人情关系。你心脏的功能好不好,心神的工作是不是正常,就看你与心包经的关系怎么样?你把心包经“伺候”好了,它就会通过回报心脏来报答你。不过,瞅对时机才能办成事。你要跟心包经拉关系,最好是在日落西山黄昏中,安静快乐两小时!

保护心脏有妙招,每天戌时揉心包(经)。

紧张的时候就振臂握拳,这样可以激发心包经的能量。

戌时补土,饭后休息半小时最能呵护胃气。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鼓掌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健康。

双手合十,闭眼静养十分钟,是收敛心气、培养元气之妙法。

附:戌时经络锻炼:心包经敲得好,全身上下无疾扰。

戌时:心包经当令

戌时是指晚上19点到21点,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喜乐出焉,人应在这时放松娱乐,古人在这时都是聊天休闲。(算命www.bmfsm.com)

心是不受邪的,那么谁来受邪呢?心包来受邪。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如果你心脏跳得特别厉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下去。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从脏走到腑,所以当你懂得经脉就可以治疗这类病。

心包经又主喜乐。所以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去有些娱乐。

不同时辰日常养方法

1.卯时(5:00至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算命www.bmfsm.com)

2.辰时(7:00至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月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3.巳时(9:00至11: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至13:00)。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滑腻,然后午休。

5.未时(13:00至15:00)。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15:00至17: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至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

8.戌时(19:00至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至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1:00至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

以上内容是小编关于胆经当令时间不能入睡和胆经当令时间睡不着身上奇痒的分析和解答,如果你对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请在下面留言,我们将整理和分享给大家阅读。

上一篇:五行十二宫实战案例 五行寄生十二宫怎么看

下一篇:更多八字

本文标题:胆经当令时间不能入睡 胆经当令时间睡不着身上奇痒

本文链接:http://m.shengxiao88.com/article/34244.html

使劲推荐

胆经当令时间不能入睡 胆经当令时间睡不着身上奇痒
胆经当令时间不能入睡 胆经当令时间睡不着身上奇痒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胆经当令时间不能入睡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

五行十二宫实战案例 五行寄生十二宫怎么看
五行十二宫实战案例 五行寄生十二宫怎么看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五行十二宫实战案例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

出生农历八月的人性格 农历八月出生的是什么星座
出生农历八月的人性格 农历八月出生的是什么星座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出生农历八月的人性格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

八字比较平衡什么意思 八字中的平衡是什么
八字比较平衡什么意思 八字中的平衡是什么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八字比较平衡什么意思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

八字婚姻好却不幸福 婚后被老公宠的女八字
八字婚姻好却不幸福 婚后被老公宠的女八字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八字婚姻好却不幸福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找结婚吉日一览表 结婚十大禁忌吉日
找结婚吉日一览表 结婚十大禁忌吉日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找结婚吉日一览表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结...

辰时养生的正确方法 最佳的养生方法是辰时睡觉
辰时养生的正确方法 最佳的养生方法是辰时睡觉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辰时养生的正确方法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

十二生肖哪些是正月出生 属虎的女人农历正月出生好吗
十二生肖哪些是正月出生 属虎的女人农历正月出生好吗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十二生肖哪些是正月出生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

八字看嫁入豪门女生 生辰八字看是否嫁入豪门
八字看嫁入豪门女生 生辰八字看是否嫁入豪门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八字看嫁入豪门女生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

八字看婆媳关系好坏 从八字看婚姻好坏
八字看婆媳关系好坏 从八字看婚姻好坏

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八字看婆媳关系好坏给你解惑答疑,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只是...

精选八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