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6月24是什么节日 6月24是什么节日阴历_运程_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十二星座>运程

云南6月24是什么节日 6月24是什么节日阴历

时间:2024-05-18 12:29:51 作者:老公的春天片尾曲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云南6月24是什么节日 6月24是什么节日阴历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云南6月24是什么节日 6月24是什么节日阴历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云南6月24是什么节日 6月24是什么节日阴历

农历6月24到底什么节日 农历6月24是什么节日

农历6月24是什么节日

1、六月廿四节日:火把节。

2、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白族火把节的活动有哪些

白族火把节 时间: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 ,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 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的尾声还要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编辑本段]白族“火把节”由来:

白族“火把节”传说——坚贞不屈的柏洁夫人

白族火把节来自"火烧松明楼"的故事。相传在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其他五沼。六月二十四这天,皮逻阁诱召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纵火将他们烧死。邓赕诏主的柏节大人早就看穿皮逻阁的野心,劝丈夫不要去,但迫于祭祖和南诏的威力,不得不去。桕节夫人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于是将一只铁钏戴在丈夫的手上,后据此认出了丈夫的遗体。南诏王见柏节大人貌美聪慧,便逼她为妾。柏节夫人假意答应,但回去将丈夫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南诏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于六月二十五日投海而死。

每到六月二十五这天,大理、剑川、洱源等白族聚居区城乡各族群众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杀猪宰羊,庆祝节日。小孩忙着劈火把,姑娘们忙着把从山上挖来的金风花根捣碎,包在手上染成红指甲,大人们在村寨广场中央,用一根20来米高的木杆竖在地上,周围用麦秆、干竹等捆成一一个大火把,上面插着预示五谷丰登的彩色升斗,一根根彩线串起的梨果挂满火把。入夜,人们点燃大火把后,孩子们各自举着小火把在田野上奔跑喊叫,不时将一把把松香面撒在火苗上,腾起阵阵烈焰。靠近海边的村庄,还要进行划船比赛。人们以此来纪念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柏节夫人。

二、惹底毫星烧官虫

相传很久以前,天和地是相通的,天上的神和地上的人和睦相处,经常相互往来。有一年夏天,天神思梯古慈派了一个名叫耿丁有惹的天差下凡催债。耿丁有惹来到人间后,遇到人间的英雄惹底毫星(一说火体拉巴), 惹底毫星说:“你们住在天上,我们住在地上,我们互不相干,为什么我们天天给你们交租还债?今天,我们两个来比赛摔跤,如果你赢了,我们就交,你输了我们就不交。”于是两人就比赛摔跤,结果耿丁有惹被摔死。天神思梯古慈大怒,放出很多煌虫到地上,把人间的庄稼吃掉。惹底毫星带领人们砍来很多竹校和富杆,扎成火把, 举火烧虫,保护了庄稼。为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这天都要举行火把节,相沿成习至今。

三、阿南殉夫的传说

故事大意是:汉元封年间,云南叶榆酋长曼阿奴之妻阿南夫人,聪慧美丽,被汉将郭世忠看中。郭为霸占阿南,设计害死了曼阿奴,然后逼阿南嫁于他,阿南不从,在其丈夫火化时趁守军不备纵身跳入火堆中,焚身殉夫。人们为她的贞烈所感动,每年六月二十四日便点火把以祭奠之,相沿遂成火把节。

四、火把迎诸葛亮

相传,蜀后主建兴三年春天,诸葛亮率众南征,五月渡泸水,六月入汉中,并七擒七纵彝族首领孟获。诸葛亮的恩威并重的策略颇得汉中人民的拥护。当晚入城时 , 沿途群众纷纷举火把提水酒以迎之,遂成习俗,沿袭至今。

五、牛角挂火把

这一传说主要在布拖县流传。很多年前,布拖一带奴隶主残酷买卖和虐待、残杀奴隶之风盛行,广大奴隶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个名叫吉地苏呻的奴隶暗中组织了一个名叫“赤黑日尔”的地下组织,揭竿起义 ,反抗奴隶主的反动统治,屡屡打败了当地奴隶主的武装。后来,反动奴隶主勾结其它地方反动武装,卷土重来 ,进行反攻倒算。起义奴隶被团团围困,形势十分危急。这时有人想出妙计,将火把捆在牛角上点燃,受惊的牛群仓皇奔逃,冲散了敌人的阵线,起义军乘胜追击,打败了奴隶主军队,取得了胜利。那天正值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从此,每年的这天,彝族人民家家户户点燃火把以示纪念,相沿成习,遂为火把节。

火把节其他

火把节简介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骏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编辑本段]火把节民族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三天。

此外在白族、彝族的火把节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柏节夫人的传说和慈善夫人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人物传说《曼阿喃》和《火烧松明楼》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衍变的结果。

——南诏王火烧松明楼,慈善夫人忠义殉国

-------郭将军杀夫欲霸妻,贞烈夫人火海自焚

——杀税使惹怒天神,燃火把群战害虫

——天神妒人降火海,火把蒙混免大灾

纳西族的传说中,有一天,天神子劳阿普在云河边游玩,忽然听到民间有丝竹歌舞之声。人间生活的美好幸福令他十分恼怒,于是便差一名天将到人间,要把大地烧成火海。这位天将变做一个老人到了人间,遇到一个背着大男孩、牵着小男孩的纳西男人。他不解地询问,才知道大男孩是别家的孤儿,小男孩才是这个男人的孩子。于是深受感动,心起怜意,不忍将大地毁灭。他就叫人们家家准备火把,到六月二十五日一齐点燃。这天,子劳阿普到云河边查看,果然见满山遍野都是火光,以为大地真的被烧毁了,方才罢休。纳西人因此躲过了一劫,免受焚族之灾。从此,就有了每年六月二十五日的火把节。

火把节传说概观

首先,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即以神圣的火照岁而祈年,以火色占农事:以火炬之明暗,占年岁之丰歉。除了各民族口头流传的节日传说之外,汉文文献均如是说:师荔扉《滇系》云:“火把节即星回节,六月二十五日,农民持炬照耀田间以祈年,通省皆然。”许印芳《五圹杂俎·星回节考》亦谓:“节之日是夕,在所人户,同时燃树,入室遍照幽隐,口中喃喃作逐疫送穷语,而农人持火照田以祈年,樵牧渔业,各照所适,求利益于大光明中。”“倒树当门卧,男妇撩衣跨火过,群相贺曰:‘灾星除矣,秽气解矣’。”袁嘉谷《石屏县志·天文志·岁时门》卷一也说:“六月二十五日,田野松炬烛天,占岁之丰凶,明则稔,暗则灾,幼者各燃松炬相斗,以胜负卜村之吉凶。”除文献记载以外,在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与氐羌系统的彝语支民族崇火尚日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其次,火把节传说有很多异文,虽来源各有不同,但都大同小异,其文本结构都按人与神的斗争→人战胜神→神进行报复→人再次战胜神→庆贺胜利和夺得丰收的叙述程式来结构故事。这些不同的文本都具有强烈的人本精神,都是以宣告人的胜利、神的失败而告终的,这与神话中以神为主导的叙事方式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的转移(从自然转向社会)及阶级社会的矛盾冲突的加剧,火把节的传说与各民族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紧密交织为一体,进而成为表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一种口头叙事途径,如云南彝族各支系的传说都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斗争的缩影,既有歌颂撒梅王英勇不屈抵御外侵的神奇事迹,也有直接描述智勇双全的奴隶阿真计杀奴隶主、解救兄弟的反抗斗争,这类传说是次生性的火把节习俗传说,主题是歌颂祖先和英雄。

再者,就是后来传统道德观念对火把节习俗传说的渗透,反映为女性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的相互交叉。不论是早期的喜鹊姑娘,还是后来的阿南、慈善夫人,大都有一种共同的“投火自焚”的命运结局,这类传说一方面反映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阴谋,另一方面更是“一女不更二夫”的刚烈女性的传说,意在表节烈之德。从喜鹊姑娘、阿南到慈善夫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殉情、殉夫、殉国的忠贞形象,人们将这些善良勇敢的女性人物的命运与火把节传说紧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进贤烈而诋淫恶”的感情和愿望。这类传说应属后起,正如游国恩先生对“阿南传说”进行考证后所得出的结论一样:“火把节因慈善而起者,其在元明之交夫?”“不起于中古,而起于晚近之世。”

总之,从火把节传说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层级的历史累层,与这个节日在西南各民族民间长期发展是相同步的,火把节的传说在其久远的流传中不断衍变,甚至影响到了某些地区的节俗,使原生态的、“祭祀性的”火把节也附着上了“纪念性节日”的衍生涵义,如鹤庆的传说把六月十九妇女用凤仙花染红指甲也归到慈善夫人身上,说是对慈善刨夫尸把指甲都刨出血了或烫红了的一种纪念。这或许也是传说引发出新习俗的一个案例,值得探讨。

——巴莫曲布嫫

[编辑本段]火把节四说

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在楚雄彝族的这一歌种中,包括有《烧火歌》、《送火歌》、《招魂调》、《同乐调》、《火把节对歌》、《火把节祭歌》等等。演唱这些歌调的时间、地点和歌者亦各有所殊,如《烧火歌》由合户家长率领阖家在自家屋檐下的“节日火堆”旁围圈齐唱,以示庆贺;《招魂调》则由各家主妇独唱,同时手托祭物(粮、盐、酒、肉),直向自家菜地或粮田走去,边走边唱,当返回时,便采一株庄稼苗,示意已将人魂、畜魂和庄稼魂一并接回家来共度火把节,同时象征迎来人丁清吉、六畜兴旺和五谷丰稔之年;《火把节对歌》仅供本寨人们聚会寨边坝场对歌时所唱;《火把节祭歌》由〈生产和畜牧〉、〈献酒〉、〈除祟〉、〈稻场祭经〉四部分组成,由祭司毕摩在火把节当夜进行祭祀时诵念的歌调,反映了彝族以火除祟、祈神求福的原生宗教观念。

3)火把节与史诗传承

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流传在云南富宁县、广西那坡县和越南与中国交界罗罗(又作倮倮)支系彝族的居住区,历史悠久,影响极深,流传甚广。史诗系当地彝族原生宗教祭司“腊摩” 在“荞年节”(火把节)、“跳宫节”等祭祀性节日中的有关仪式上演唱的世传歌词,又叫《铜鼓歌》 。在罗罗彝族支系中,祭祀礼仪与相关的仪式活动中,祭祀铜鼓或以铜鼓为祭器是一种重要的支系文化表征,腊摩作为祭司在诸多的节日仪式活动——跳宫(即跳铜鼓舞)中演唱的世传祭词《铜鼓歌》,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口承语言民俗事象。

此外,在广西境内的彝区,《铜鼓歌》吟唱得最多、最完整的场合是在每年节日期间“卜铜鼓”、“祭铜鼓”、“开铜鼓”和“封铜鼓”的具体仪式上及其相关的节庆活动中。

由此可见,史诗的形成与罗罗彝族在特定的仪式性节日期间传演《铜鼓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可以说,以上节日大多由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史诗《铜鼓王》也同样是由祭司腊摩祭祀铜鼓的祭词发展而来的,祭祀仪式及其由此发展而来的节日活动场合是史诗形成并代代传演的民俗文化场,祭司腊摩是史诗的诵唱者、编撰者、整理者和传播者,其诗与史角色和谐地统一在祭祀仪式中。正如《伊利亚特》、《罗摩衍那》的产生离不开行荷马、蚁蛭式的人物一样,彝族英雄史诗的产生和形成也离不开祭司兼歌师的腊摩。

[编辑本段]火把节其他

汉族的火把节

江苏省南通地区是整个汉族中可以说是唯一进行火把节的地区.每年的冬至那一天,当地的精壮男子都会拿着一大把由稻杆作成的火把,浇上油在房前屋后,在田间地头绕上几圈,以乞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星回节与历法

火把节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五代时蜀国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编事·震旦》记载:唐时南诏(指南诏国统治者)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

“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

《禄劝县志》载:“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星回于天除夕也。会饮至旬余不息,犹汉人之春宴相聚也。”陆次云在《峒溪县志》中也说“六月二十四日为年”。纳西族也说“冬季春节为大,夏季火把节为大”。这些记载,表明火把节不仅与中国古代的星回节有关,而且与古代云南少数民族过年有关,是远古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上述火把节和星回节的资料中,《礼记》和《玉溪编事》中所讲的星回节都在冬季,不在夏季。而《禄劝县志》和《峒溪县志》讲到星回节和火把节都是过年的节日,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前后一两天。怎么会有两个时间和时令完全相反的星回节?火把节是不是过年的节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也就找到了火把节的真正源头。

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有一首著名的长诗《豳风·七月》,讲农人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其中的月、日两个字,使许多读《诗经》的人伤透脑筋,———诗中讲了一年共十个月(而不是十二个月)的农事。又反复讲到“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这四天,却又不讲其他的日子,后人读起来很吃力。原因是诗中涉及一个古代历法的问题,与古代的星回节(火把节)密切相关。

中国远古时代使用的历法,与现在所用的罗马历法(公历)和阴历历法(农历)并不相同。《七月》讲一年之内的农事活动,只涉及十个月,原因是当时以“一年十个月,一月36天,5天为过年日”的古历法“火历”记年记时。所以诗中的农夫既讲一年十个月之中所作的全部农事,也讲过年那几天的事情。“七月流火”之“火”,古人又称之为“大火”、“商星”、“鹑火”、“大辰”,指的是苍龙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颗星(心宿),并认为“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宋史·天文志·三》)”,因而设专人“火正”,把它作为天象观测的主要对象和编制历法的依据,制定出“大火南中”之月(六月)为正月的“火历”(庞朴《火历初探》)。在以“火历”纪年记时的远古时代,“大火南中”的六月,正是旧年到头新年开始的“岁末年首”。一年十个月,一个月36天,剩下的5天为过年日,时间正是火把节期间。正因为是“火”星回到一年起始的正中天,所以叫做星回节。“火历”的历史痕迹,还保留在“天上有十个太阳”的神话传说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常识之中。

这种历法一直使用到后羿时代。《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这个神话:它实际上讲的是废止“火历”的历法变革,射下九个太阳,而留下一个太阳的传说,是对废除“火历”,采用太阳历的模糊记忆。而与后羿有关的“嫦羲(嫦娥,神话中是后羿之妻)生下十二个月亮”的传说,则标志着太阴历的诞生。天干地支相配的纪年法,其实也是阴历对火历批判与吸收的结果———十是火历的月数,十二是阴历的月数,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的结果,形成六十年一甲子(周期)的纪年法。

火把节:对炎帝及火崇拜的永恒记忆。

火历或者叫做十月历,是中国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许多远古先民都使用过的古老历法。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的炎帝。《管子·轻重篇》说:“炎帝作钻燧生火”。《左传·昭公十九年》说:“炎帝氏以火纪(记年),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死而为灶”。《尸子》说:“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史记·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

这些记载不仅说明炎帝发明了用火(钻燧生火),发明了火历(火师而火名),他是所有以羊(姜姓)、牛(人身牛首)、火(火师)为图腾和姓氏的部落先民的共同的祖先(姜姓其后),而且他还是崇拜火神(死而为灶)的远古部落的共同祖先,观测星辰——发明用火——教民耕种——死为灶神都统一在炎帝身上,应该不是偶然的。

因此,古代有了两个星回节,即“大火”最正和最偏的时节,一个在夏季,一个在冬季;其中夏季的星回节,是所有古羌(古代羌姜同义)部落后裔和与古羌部落有密切关系的远古部落后裔共同的“年节”,是他们过年的节日。这个节日的活动,与牛、羊、火等图腾崇拜和祖先神崇拜有关。实际上,现在过火把节的许多民族,都与远古的羌人有关,他们或者是古羌人的直系后裔,或者是与古羌人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先民的后代,或者是古羌人与其他远古部落融合后形成的新的民族,他们都因为与古羌人的关系,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帝,也拥有共同的图腾,那就是牛、羊、火。同时有了共同的节日,那就是火把节——古代的星回节。也有了共同的节日内容——斗牛、杀羊、点火把、放天灯等等,实质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纪念自己的古代祖先——炎帝,崇拜自己远古的图腾——牛、羊、火,回忆自己的远古历史——刀耕火种。

十月为一年,一月36天,另有5天过年日的古老历法,至今还留存在属于古羌人后裔的某些民族(比如彝族)中。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节”(四川凉山、云南楚雄)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火把节的起源与发展走向

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在今天的山地社会,我们依然能够从种种民俗事象的考察中发见到这个节日“祭火”的信仰观念与文化内核。

· 火把节在“西南文化区”的传承

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哈尼族、僳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火把节习俗在这些民族中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与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民间信仰以及本土宗教有直接联系,另一方面也与这些民族尤其是彝语支民族的历史源流、文化传承和社会交往紧密相关。

· 火把节的民俗文化内涵

由于长期的历时性发展(时间维度上的)和地域性的演变(空间维度上的),火把节所呈现出的民俗文化内涵不可能还是早期那种单一形态,而是复合形态,含括了传统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包容着宗教、信仰、伦理、歌舞、技艺、民间审美等丰富的内涵。民间广泛流传的“火把节传说”,就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研究的可能性。

· 渗透在火把节中的‘狂欢化’的民俗精神

山地彝族的火把节最完整、最丰富保留着人类群体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其主题一向是对人类生命繁衍的讴歌,对族群生活理想的希冀,故而成为研究彝民族文化史和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角度。换言之,彝族火把节作为盛大的传统佳节,渗透着一种“狂欢化”的民俗精神,传达着素朴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态度。

· 火把节与口头传统的保护

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

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花山节是什么时候?

彝族的火把节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苗族的花山节是每年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川南南部和中西部云南东南部。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等比赛。人数多时达十几万人。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云南6月24是什么节日 6月24是什么节日阴历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云南6月24是什么节日 6月24是什么节日阴历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2021年5月7日出生五行 2021年5月7日是什么命

下一篇:更多运程

本文标题:云南6月24是什么节日 6月24是什么节日阴历

本文链接:http://m.shengxiao88.com/article/202252.html

使劲推荐

云南6月24是什么节日 6月24是什么节日阴历
云南6月24是什么节日 6月24是什么节日阴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云南6月24是什么节日 6月24是...

2021年5月7日出生五行 2021年5月7日是什么命
2021年5月7日出生五行 2021年5月7日是什么命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5月7日出生五行 2021年5...

历史5月19日发生过什么大事件 历史5月19日大事记录
历史5月19日发生过什么大事件 历史5月19日大事记录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历史5月19日发生过什么大事件 ...

红鼻子是哪个综艺节目 红鼻子节日
红鼻子是哪个综艺节目 红鼻子节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红鼻子是哪个综艺节目 红鼻子...

6月适合去云南吗为什么 六月中旬适合去云南吗
6月适合去云南吗为什么 六月中旬适合去云南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适合去云南吗为什么 六月中...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2021年5月份猪价 2020.5.17猪价
2021年5月份猪价 2020.5.17猪价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5月份猪价 2020.5.17猪...

6月16日搬家是好日子吗 6月16日搬家好不好
6月16日搬家是好日子吗 6月16日搬家好不好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16日搬家是好日子吗 6月16...

皇马6月比赛视频回放 皇马6月比赛视频完整版
皇马6月比赛视频回放 皇马6月比赛视频完整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皇马6月比赛视频回放 皇马6月...

2021年5月5日生的,是16年几月份怀孕的 2021年5月5日出生
2021年5月5日生的,是16年几月份怀孕的 2021年5月5日出生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5月5日生的,是16年几月...

大乐透5月29日开奖结果 大乐透5月29日开奖号码
大乐透5月29日开奖结果 大乐透5月29日开奖号码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大乐透5月29日开奖结果 大乐透...

精选运程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