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抒发感情的文章,本文对文章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抒发感情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唐代·杜甫《曲江对酒》 曲江对酒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爱国
译文
我还不想回去,我就想守着一江流水,就守着这座被战争浪费的皇家园林。我想多坐一会儿,即便时间的移动,使豪华的宫殿的位置变得朦胧难测,我仍想多看看,桃花如何追逐白色的杨花,它们如何争着抛弃这个世界。黄鹂和白色鸥鸟,比赛逃离。我也是厌世者,早已失去朝见皇帝的胃口。由于缺少异数,我纵酒,烂竽充之。想隐居水边,可在水滨依然是王臣。现在老了,还说什么“事了拂衣去”。
前两联是曲江即景。“苑外江头坐不归”,“坐不归”,表明诗人已在江头多时。这个“不”字很有讲究,如用“坐未归”,只反映客观现象,没有回去;“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他心中的情绪。这就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
以下三句,接写坐时所见。“水精宫殿转霏微”,在“宫殿”、“霏微”间,又著一“转”字,突出了景物的变化。这表面上是承“坐不归”而来的:久坐不归,时间已经快到晚上,所以宫殿霏微。但是,下面的描写中,却没有日暮的景象,这就透露了诗人另有笔意。浦起龙《读杜心解》曾将诗人这一时期所写的《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跟作于安史之乱以前的《丽人行》作过比较,指出:“此处曲江诗,所言皆‘花’、‘鸟’、‘蜻’、‘蝶’。一及宫苑,则云‘巢翡翠’,‘转霏微’,‘云覆’,‘晚静’而已。视前此所咏‘云幕’,‘御厨’,觉盛衰在目,彼此一时。”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水精宫殿转霏微”所显示的,即是一种虚空寥落的情景,这个“转”字,则有时过境迁的意味。
与此刚好成对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一联,形、神、声、色、香俱备。“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两句衬托出诗人的此时的心绪: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杜甫“自以淡笔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由拟人法改为描写法。之所以这样改,是因为“桃花欲共杨花语”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
这一联用“自对格”,两句不仅上下对仗,而且这一句的某些字词也相对。此处“桃”对“杨”,“黄”对“白”。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则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这般色彩又随着花的“细逐”和鸟的“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风景虽好,却是暮春落花时节。落英缤纷,固然赏心悦目,但也很容易勾起伤春之情,于是三、四联对酒述怀,转写心中的牢骚和愁绪。
先写牢骚:“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这是诗人的牢骚话,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参?”正话反说,更显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这里所说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无为之辈,牢骚已经发到了唐肃宗李亨的头上。诗人素以“忠君”为怀,但失望过多的时候,也禁不住口出微辞。以此二句,足见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
杜甫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代·丘逢甲《春愁》春愁
清代 : 丘逢甲
古诗三百首 , 春天 , 爱国感伤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宋代·陆游《夜泊水村》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爱国 , 壮志 , 感叹岁月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宋代·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水调歌头·题剑阁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豪放 , 爱国感慨
1. 关于形容家国平安的诗句
关于形容家国平安的诗句 1.描写“平安”的诗句有哪些
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岑参
释义: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2、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金缕曲二首》顾贞观
释义:你近来平安吗?即便你回来,回首以前令人悲债的事,你又怎能够承受!
3、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凉州词三首》张籍
释义: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想要平安无事没有使者来到。
4、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神童诗》汪洙
释义:随着春风而摇摆,每日向人们报着平安的信息。
5、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向子諲
释义:不断听说朝中派人去问候被囚的君王,若不发兵抗金君王何时才能起驾回还?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释义: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7、梦回阵营的词句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辛弃疾
释义: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
8、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水调歌头·题剑阁》崔与之
释义:在战火暂时停息的时候,我在梦里回到了家乡。
9、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今别离》黄遵宪
释义:早上寄出保平安的信,傍晚寄出思念的书信。
10、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武陵春》杨万里
释义:身子消瘦如干柴,到处酸痛,儿子写信来问是否平安。
2.形容平安的诗句
祈求平安
【表达美好祝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源诗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逸老亭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上相此忘荣,怡然物外情.
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野鸟窥华衮,春壶劳耦耕.
枕前双雁没,雨外一川晴.
解组金龟重,调琴赤鲤惊.
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
青玉案元夕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3.有关“平安”的诗句有哪些
有关“平安”的诗句有:
1. 唐·岑参 《逢入京使》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 宋·吴则礼 《减字木兰花·星星素发》
看舞胡姬。带得平安探骑归。
3. 宋·陈造 《虞美人·凝香仙伯莺花主》
街吏何妨日日、报平安。
4. 宋·黄庭坚 《江城子·画堂高会酒阑珊》
及至而今相见了,依旧似、隔关山。倩人传语问平安。
5. 宋·吴则礼 《减字木兰花·淮天不断》
小字无能。烦寄平安一纸书。
6. 宋·葛立方 《满庭芳·扉映琉璃》
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
7. 宋·辛弃疾 《浣溪沙》
平安频拆外家书。年年堂上寿星图。
8. 宋·戴复古 《水调歌头·雕鹗上云汉》
万物一吐气,千里贺平安。
9. 宋·魏了翁 《水调歌头·轻露沦残暑》
天上玉颜合笑,堂上酡颜如酒,家国两平安。
10. 宋·刘克庄 《贺新郎·辜负东风约》
问讯而今平安否,莫遗玉箫惊落。
4.关于“平安”的诗句有哪些
1.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唐代 岑参
释义: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2.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金缕曲二首》清代 顾贞观
释义:你近来平安吗?即便你回来,回首以前令人悲债的事,你又怎能够承受!
3.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凉州词三首》唐代 张籍
释义: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想要平安无事没有使者来到。
4.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神童诗》宋代 汪洙
释义:随着春风而摇摆,每日向人们报着平安的信息。
5. 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宋代 向子諲
释义:不断听说朝中派人去问候被囚的君王,若不发兵抗金君王何时才能起驾回还?
6.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不遇咏》唐代 王维
释义:我到河朔寄居在朋友家里,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家人的平安。
7.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穷边词二首》唐代 姚合
释义:千里边防线上都平安无事,平安烽火一站站传入京城。
8.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水调歌头·题剑阁》宋代 崔与之
释义:在战火暂时停息的时候,我在梦里回到了家乡。
9.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今别离》清代 黄遵宪
释义:早上寄出保平安的信,傍晚寄出思念的书信。
10. 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武陵春》宋代 杨万里
释义:身子消瘦如干柴,到处酸痛,儿子写信来问是否平安。
5.求关于平安的诗句(是诗句)古人写的
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 岑参《逢入京使》
译文: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2、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宋 周邦彦《少年游》
译文:旧时欣赏这个园林,最喜欢的就是没有风没有雨,春鸟欢快地鸣唱。
3、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报平安。--元 顾德润《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旅中》
译文:要回家是那样的艰难,我只能写一封信,报上“平安”两字,以抚慰家人对我的惦念。
4、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唐 张籍《凉州词三首》
译文: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想要平安无事没有使者来到。
5、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宋 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译文:夜间不必击刁斗以警戒,每夜放炳一炬,经常送出平安的信息。
6、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唐 姚合《穷边词二首》
译文:千里边防线上都平安无事,平安烽火一站站传入京城。
6.描写平安的诗句
夕烽 杜甫
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塞上传光小,云边落点残。
照秦通警急,过陇自艰难。闻道蓬莱殿,千门立马看。
少年游 周邦彦
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石楼 文天祥
晓色重帘卷,春声叠鼓催。
长垣连草树,远水照楼台。
八境烟浓淡,六街人往来。
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
7.表现家国情怀的诗句
1、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3、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顾炎武《海上》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8、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9、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11、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李纲《病牛》
12、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13、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曲》
16、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1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8、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1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0、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2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23、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2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26、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2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8.关于“平安”的诗词有哪些
1.《逢入京使》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凉州词》 唐代:张籍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3.《神童诗》 宋代:汪洙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
4.《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代: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5.《不遇咏》 唐代: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作品介绍】
《水调歌头·题剑阁》是南宋文人崔与之的作品,作者在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时,曾登临剑阁,写下这首词。
【原文】
水调歌头·题剑阁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创作背景】
1219—1222年,崔与之,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时,曾登临剑阁,写下这首词。这时,淮河秦岭以北的大片国土,尽沦于敌手。在这种情况下,词人立马剑门,举目瞭望中原,心中不胜感慨。
【赏析】
南宋名臣崔与之是广州人,一直被称为“粤词之视”。他开创了的“雅健”为宗旨的岭南词风,对后世岭南词人影响很大。南宋后期的李昂英、赵必王象、陈纪等人,便是这种“雅健”词风的直接继承者。这首词苍凉沉郁,感慨良多,感情与风格都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的词相近。由于崔与之僻处岭南,存词甚少,故鲜为人知。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起句居高临下,气势恢宠,形成全词的豪迈基调。“万里”,写地域之远:“云间”,写地势之高:“戍”,正点出崔与之的安抚使身份。剑门关为川陕间重要关隘,是兵家必争之地。词人于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地立马,极目骋怀,自多感慨。以下笔锋一转,由豪迈转为苍凉。“乱山”二句,语本杜甫“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小寒食舟中作》)。长安是汉唐旧都,古代诗词中常用以指代京城,此即指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长安在剑阁北面,亦早入金手,故“直北是长安”句,既是实指,又是借指,一语双关。句中虽无“愁看”二字,而愁绪自在其中。乱山无际,故都何在?“直北”五字,似是淡淡道来,实则包含着无穷的悲愤,无穷的血泪。接下去,词人便承此发挥,描写金兵入犯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二句概括了宋朝自南渡以来中原人民的悲惨遭遇。中原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边境地方更因战乱频仍,死者不计其数。“鬼哭”句,正是写边境一带“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的悲惨情况。这两句把战乱之苦描写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感同身爱,激起对敌人的义愤。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明确表示:天道好还,否极泰来,胡运是不会长久的,苦难的日子应该到尽头了!“天道久应还”五字铿锵有力,稳操胜券,流露出作者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与陆游“逆虏运尽行当平”,“如见万里烟尘清”(《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怀有同样迫切的期望。
紧接着,作者由对北方人民的思念和关注,进而联想到自己的职责,表示要亲写奏章,留在四川屯守御金,使他管辖下的一方百姓,不受金人的侵害。“手写”二句豪气干云,壮怀激烈,字字作金石声,具见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赤诚。真是热血沸腾,肝胆相照!
下阕以“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三个短句作过片,写出作者赋词时的环境气氛:青灯荧荧,夜漏将尽。三句中,重点放在“搔白首”三字上;由此而引出“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的慨叹。这里的“勋业”,并非指一般的功名,而是指收复失地的大业。这与陆游“华发苍颜羞自照”,“逆胡未灭心未平”(《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的.意思一样。由于“老来勋业未就”,因此作者原来打算功成身退,归老林泉的愿望便落空了。北宋名臣范仲淹戍边时,曾有感于自己未能象后汉的窦宪一样,北逐匈奴,登燕然山,勒石记功而还,而慨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崔与之亦有此感慨。虽然他对家乡十分思念,但抗金守土的责任感,又使他不得不继续留在异乡。他感到有负故乡的山水,仿佛广州白云山上蒲涧的流泉,粤北梅岭上青青的梅子,都在责备他忘了归隐田园的旧约了。句中的“旧盟寒”,指的是背信弃义之意。“怪我旧盟寒”五字,是对“妨却一身闲”句的照应。“怪”、“妨”二字甚佳,能把作者“老来勋业未就”,思家而不得归的矛盾复杂心境,委婉地表达出来。这两句貌似闲适,内里却是跳动着作者的报国丹心的。
末二句“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对上述意思再加深一层,意思是说:请不要责备我负约吧,在“逆胡未灭”、烽烟未息之时,我又能归去?其实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念故乡,每当战事暂宁的“烽火平安夜”,我的梦魂就回到故乡去了!这两句思家情深,报国意切,十字融为一体。以此收束全词,使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人,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人。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政治家。历任四川安抚制置使,浔州司法参军,淮西提刑司检法官,建昌与新城知县,邕州通判,淮东安抚使,秘书兼太子侍讲,工部侍郎,焕章阁待制、学士,成都、潭州、隆兴知府,湖南、江西安抚使,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等职。召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均极力辞谢。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宵宫致仕,累封至南海郡公。卒年八十二岁。著有 《菊坡集》行于世。与之曾节录刘皋语 “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货财杀子孙,无以政事杀百姓,无以学术杀天下后世”为座右铭。为官德威并施,军民悦服。曾是抗金功臣,金兵对其闻风丧胆。其生平事略 《中国人名大辞典》、《宋史·列传》均有载。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抒发感情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抒发感情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运程
本文标题: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抒发感情
本文链接:http://m.shengxiao88.com/article/187346.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烽火平...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平安夜有什么好文案吗 平安夜...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平安夜为什么送贺卡给朋友 平...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平安夜适合送什么红包给朋友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公司平安夜贺卡怎么写祝福语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平安夜苹果有什么讲究 平安夜...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平安夜可以做什么活动呢 平安...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平安夜老妈文案怎么写好 平安...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村平安夜该拍什么照片 农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平安夜送什么给长辈好 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