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真卷答案 2023真卷语文七下答案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3真卷答案 2023真卷语文七下答案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一、闹谨积累和运用(22分)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栖息( ) 勉强( ) 聆听( ) 嫉妒( )
piān piān 起舞 juàn 顾 温xīn 陶 zuì
2、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1)形容十分拥挤,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
(2)处在优裕的环境中,安于享乐。( )
(3)家家户户都知道。( )
(4)形容特别有滋味或有兴趣。( )
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
A.朵朵浪花托起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
B.休闲是人生一枚甘甜的果实。 ( )
C.他委屈的泪水像开了闸似的哗哗流了出来。( )
D.在这时代的主旋律中,也偶尔有几声不和谐的音符。( )
4、古诗文默写。(6分)
(1)、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2)、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3)、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4)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暗喻时世之凋敝丧乱、人生之凄凉飘零的句子是: , 。
二、阅读(28)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选自《 》,作者是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填人名) 。(1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2分)
(1)卿今当涂掌事 (2)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 (4)刮目相待
3、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____ 和_____ _。(2分)
4、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5、阅读全文,说说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二)现代文阅读 (13分 )
一个裁缝和一个金匠一起外出旅行。一天傍晚,当太阳落山的时候,他们听到从远方传来乐曲声,而且越来越清脆。乐声独特、悦耳,使他们忘了疲劳,加快脚步往前走。
月亮升起来时,他们来到一座小山丘上,在这里,他们看到一群矮小的男人和女人。他们正手拉着后,一边欢天喜地转着圈跳舞,一边用甜美的歌喉唱歌,这就是两位流浪者听到的乐曲。中间坐着一位老人,他比其他人稍微高一点儿,穿着一件花外套,灰白的胡须挂在胸前。两个流浪者惊呆了,站在那里看他们跳舞。老人向他们招手,示意他们进来,人们也主动松开手让他们进去。金匠是个罗锅,他和其他驼背的人一样鲁莽,他首先进去,裁缝起初有些胆怯,往后退缩;后来,当他看到他们跳得那么欢畅时,他也鼓起勇气走了进去。矮人们又重新拉成圆圈,继续像狂欢一样唱歌跳舞。但是,老人从腰带上取下一个刀片,磨了起来,磨快之后,他回身看两个陌生人。他们感到害怕,可是不容他们多想,老人抓住金匠,转瞬间把他的头发和胡子剃了个净光;裁缝也落了个同样的结局。老人剃完以后,亲切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好像是说,他们不错,没有反抗,心甘情愿地让剃光了,这时,他们心里也不再感到害怕了。老人用指头指了一下旁边的一堆煤,示意他们把煤装到自己口袋里。他俩虽然不知道这些煤对他们有什么用处,他们还是照办了。然后他们继续赶路,去找住宿的地方。他们来到一个山谷时,附近的寺院的钟声打了十二点:歌声骤然停止,一切都消失了,只有冷清清的'月光照着山丘。
两位流浪者找到了一个住处,铺上杂草,盖上外液拿基套,因为敏中太累了,忘记了把煤从口袋里拿出来。正由于身上感到压力,所以比平常醒得要早一些。他们从口袋里往外掏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口袋里装的不是煤,而都是黄金。这时,头发和胡须也恢复了原样儿。他们一下子变成了富翁。但是,生性贪婪的金匠往口袋里装得多,得到的黄金比裁缝多一倍。对一个贪婪的人来说,钱越多,占有欲越强。金匠向裁缝建议再留一天,以便晚上再到山上老人那里去拿更多财富。裁缝不想去,说道:“我够了,已经满足了。我现在成了师傅,要与我心爱的对象(他这样称呼自己的情人)结婚,我便是一个幸福的人啦。”可是他为了照顾金匠,决定再留一天。
晚上,金匠肩上搭了几条口袋又到山丘上去了,他想装回来更多的东西。他发现,矮人们与前一天夜晚一样,正在唱歌跳舞,老人又给他剃光了头发和胡子,示意让他带煤走。他毫不迟疑地尽量往口袋里装,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去了,又用外套盖在身上。他说:“尽管黄金会压身子,我也要忍受着。”他终于带着甜的预感睡着了,他想着,明天醒来时他就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了。
他睁开眼了,马上起身去查看口袋,但是,他惊讶地发现,从口袋里拿出来的全是黑煤。他想,前一天夜里得到的黄金还在吧,于是他取了过来,他惊奇地看到,黄金又重新变成了煤。他用沾满煤粉的手打自己的前额,感到头发和胡子全剃光了。但是,他的不幸还远远不止这些,他现在才注意到,除了背上的罗锅,前面长出了同样大的鸡胸。他认识到这是对他贪心不足的惩罚,便嚎啕大哭起来。
善良的裁缝被吵醒了,他心力安慰这个不幸的人,并对他说:“你是我的旅伴,就和我一起过日子吧,你可以他享我的财富。”他恪守自己的诺言,便是,可怜的金匠不得不忍受前鸡胸后罗锅的折磨,光秃的脑袋只好用一顶帽子遮丑。
(选自格林童话《矮人的礼物》)
1、给加粗字注音。(2分)
胆怯 贪婪 陌生 诺言
2、概括本篇童话的情节和主题。(3分)
情节:
主题:
3、第一次老人剃光金匠和裁缝的头发,这个情节的作用是什么?(2分)
4、第一次老人要金匠和裁缝装煤,让人莫名其妙,这样设计情节有什么作用?(2分)
5、金匠第二次转去,这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6、童话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2分)
(三)名著阅读(5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 》
。(填空)
三、写作(50分)
题目:铅笔盒里的争吵
要求: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第三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
1、qī qiǎng líng jí 翩翩 眷 馨 醉
2、依次是:水泄不通、养尊处优、家喻户晓、津津有味
3、A是拟人;B是比喻;C是夸张;D是比喻
4、(1)竹中窥落日(2)影入平羌江水流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阅读
(一)1、资治通鉴 司马光
2、(1)当道,当权(2)粗略地阅读(3)指历史(4)擦擦眼
3、孙权劝学 鲁肃惊赞
4、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5、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或:开卷有益)
(二)1、qiè lán m nu
2、情节:外出旅行的裁缝和金匠从矮人那里意外地得到一笔财富,金匠因贪婪而痛苦一生。主题:劝人为善,不可贪婪。
3、考验两个是否善良;为后文金匠成为光秃的人作铺垫。
4、只有这样,才会让金匠的后悔符合情理。
5、不能,如果去掉,体现不了金匠的贪心,达不到童话教育人的目的。
6、告诉人们:贪婪的人终得惩罚,善良的人幸福快乐。
(三)示例: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童年》,我们体会到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读《水浒》,我们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
三、写作
例文:
铅笔盒里的争吵
陈璐筱
贝贝是个三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好。她常常对自己说:“多亏了我的笔呀!要不然,我怎么会获得这么多奖呢?”
半夜,贝贝的铅笔盒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铅笔说:“贝贝的成绩为什么这么好?那全都是我的功劳。我,写错了可以用橡皮擦,一丁点儿东西也没留下,所以呢,老师常常表扬贝贝的作业真干净!你们呢,一个蓝色,一个黑色,写错了什么也擦不掉,除非用修正带,修正液之类的,但它们总爱在本子上留下大疤疤,又跟本子的颜色配不了。要我说,你们几个中,我的功劳最大!”圆珠笔说:“不对,我的功劳最大,你写的字根本不高贵。还不如我和钢笔的好。再说说,你坏了怎么修,打也打不开。有时候。笔芯断了,用铅笔卷削,除非浪费一大节。钢笔开关到挺容易,我估计小朋友一个也修不好。在笔的家族中,我最实用!”
钢笔反驳道:“首先,我十分高贵。难到你没看见小朋友个个称我为“掌上明珠”。贝贝让我躺在柔软的餐巾纸上,你们应该叫我国王。你们能躺在这样舒服的地方,才怪!见鬼也不相信。再说些公正事,我的颜色黑黑的,好漂亮我写在不论哪种纸上,流畅地无法比较,你们能吗?当然不能!”
默默无闻的铅笔盒伯伯说话了:“孩子们,缺了一个也不行。还有,你们要多看看别人的长处,补取自己的短处。”
这时,贝贝醒了。铅笔,圆珠笔,钢笔在想:哎呀!如果没有铅笔盒伯伯的劝告,我们谁也不能帮贝贝的忙。明天,我一定会向他们到歉。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彷徨(huánɡ) 下颏(hé) 脚踝(huái) 妇孺皆知(rú)
B.宰割(zǎi)深邃(suì)元勋(xūn) 迥然不同(jiǒnɡ)
C.校外(xiào)滑稽(jī) 固执(zhí) 仰之弥高(mí)
D.何妨(fánɡ)荒谬(niù) 重荷(hè) 潜心贯注(ɡuàn)
答案:D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有的书可供一读,有的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 消化。
(2)我单位原公章已作废,自2003年5月1日起 新公章,特此通告。
(3)广州地铁三号线18个车站站名经广州地名委员会 ,已经正式确定。
A.咀嚼启用 审查 B.品尝启用 审查
C.咀嚼起用 审察 D.品尝起用 审查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王婷的朗读字正腔圆,令李老师喜从天降,他立即同意让王婷参加诗歌朗诵会。
B.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地写出来的。
C.2001年教育部放宽高标准化招生的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等量齐观。
D.愚公之所以能感动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答案:D
4.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 。
答案:提示:他的生活如无舵的航船,颠颠簸簸,没有方向。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7题。(12分,每小题4分)
陈番立志
番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碰嫌做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之志笑衡甚奇之。
5.解释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闲处一室( ) (2)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
(3)当扫除天下( ) (4)安事一室乎( )
答案:住 拜访 应该 服侍
6.用“/”给原文画线处断句。
答案:……五/……室/……秽/……之/……曰/……客/……
7.读罢此文,可否产生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关的联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答案:我们从小要有远大志向,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才能为国家效力。
(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6分)
洁白的木槿花
章红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者闭我那时好湖涂,好湖涂啊!”这里面有个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母亲见我熬不过,就背着我去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他医术好,心也善。
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我母亲:“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这是骨髓炎,严重了,就得截肢!”母亲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母亲担心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医生的肯定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廖医生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廖医生爽快地说:“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
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医生家。那时鸡蛋很便宜,几分钱一个。廖医生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好,我收下。钱的事,不要说起。”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医生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去廖医生家,母亲带上了家里唯一的母鸡。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廖医生拗不过,说:“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那时一只鸡最多卖四五块钱。母亲说啥也不肯接钱。回到家里,母亲发现中药纸包里有十块钱,当晚就去了廖医生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
两天后,又该去换药,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不料廖医生找上门来了。谈话间,廖医生惊喜地发现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摘了卖给我,好吗?”母亲惊喜万分,连忙摘木槿花。廖医生拿秤一称,竟有一斤。他说:“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此后,去廖医生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母亲不用欠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母亲十分伤心,去廖医生家吊唁。母亲从他家属口里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药的。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我的恩人呀……”
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临终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如今,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8.第一段中说,母亲一见木槿花,就会含着泪嘴唇哆嗦着责备自己:“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母亲为什么要反复责备自己“好糊涂”?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3分)
答案:痛悔自己竟不明白廖医生的良苦用心,不知道廖医生谎称木槿花可做中药,并收购木槿花,目的是使自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帮助,坚持为儿子治好病。
9.以下是有关母亲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
(1)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2)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
答案:(1)得知儿子的腿能治好,心里感到安慰;但又为贫穷无钱治病而犯愁。
(2)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失去了继续医治的勇气,为无力治好儿子的腿而伤感。
10.文章结尾说,母亲坟墓周围开满了“圣洁无比的木槿花”。这“圣洁无比的木槿花”有什么象征意义?请作简要回答。(4分)
答案:象征人世间纯洁善良、扶弱济困的美好情感。
11.母亲和廖医生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对其中的一个人物作出评析。注意从文中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不超过80个字。)(5分)
答案:母亲:贫困而自尊。缺钱为儿子治病,定要以鸡蛋、母鸡相赠表心意;当晚就把廖医生给的钱送回去。
廖医生:心地善良,尊重弱者。不计较医药费,还用巧妙的方式接济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12分,每小题4分)
“两弹元勋”邓稼先
①邓稼先是知道很快就要“世界性禁核”的。如果中国不能抢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核极限的试验,那么就会“被禁”,而不能成为“大国”。所以,邓稼先一直在抢着时间,他忘了自己生命的时间,忘了其他一切的时间,惟要中国脱离挨打受欺的时间。
②邓稼先他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干到中子弹,到氢弹,到电脑模拟的核极限。
③我国是在邓稼先逝世十周年那天爆炸了最后一颗原子弹,然后在次日宣布参加禁核的。
④在邓家,我看到了张爱萍在一块素布上题写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我想,“元勋”的意思,是说对中国成为当代大国有功,而不仅仅是“幸功”。
⑤在一次原子弹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的地区。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把它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
⑥就是这一次,埋下了他死于射线的死因。
⑦这里有两张珍贵的照片。
⑧一张照片:看见邓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与杨振宁合影的照片,我感到他是一种壮志已酬,得其所哉的'欣慰。夫人许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高强射线导致的不治之症,这是他在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就心里明白的。
⑨另一张照片,是邓稼先有一次在杭州西湖开会,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张相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
⑩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作为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的,民族大局淹没自我的精神,也是“联大人”的一种不被磨灭的气质吧!
12.本文选材精当典型,作者用三件不平常的物品和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邓稼先的爱国精魂。
(1)这三个不平常的物品是:
(2)这三个典型事例是:
答案:(1)三件物品是张爱萍的题词和两张照片。
(2)三个典型事例;一是抢时间进行核试验,完成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二是试验失败找核弹头;三是为搞原子弹肯牺牲自我。
13.本文三个事例均采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请你说出哪三件事和邓稼先事例对比,烘托出邓稼先怎样的高尚品质?
答案:和邓稼先事例对比的三件事:一是他国的五代科学家核试验科研过程;二是原子弹爆炸失败几个单位推卸责任;三是中途而退的某些搞原子弹的科学家。烘托出邓稼先用生命为祖国的强大而拼搏甘愿牺牲、为大局忘小我的高尚品质。
14.联系全文,请你说说第九自然段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答案:不行。这段是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含蓄地表现本文主题——歌颂邓稼先精忠报国、鞠躬尽瘁的品质。
(四)文学放飞(4分)
15.指出下列城市的别称。
南京( )扬州( ) 苏州( )开封( )
答案:金陵广陵 姑苏汴京
三、作文(40分)
16.我读 (把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作文。)
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答案:略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祈祷(qí) 亢奋(kàng) 鲜为人知(xiān)
B、花圃(fǔ) 脑髓(suǐ) 回环曲折(qū)
C、哺育(bǔ) 遒劲(qiú) 潜心贯注(qián)
D、阴霾(mái)归省(shěng)叱咤风云(chì)
2、下列每组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在方格中 (2分)
A、逞能 仰慕 相德益彰 石破天惊
B、无垠 巴望 家喻户晓 迫不急待
C、怪诞 静穆 永往直前 知足安命
D、冗杂 惬意 语无轮次 义愤填膺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有错误的是( ) (2分)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罕:稀少。
B、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谷:穷尽,指困境。
C、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 觑:看。
D、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虞:料想;猜度。
4、不是句中加点词语近义词的是( ) (2分)
A、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同窗:同学
B、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踌躇:彷徨
C、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娴熟:熟练
D、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妒忌:嫉妒
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 B、《最后一课》―莫泊桑―法国
C、《观舞记》―林海音―中国 D、《社戏》―鲁 迅―中国
6、默写。(10分)
⑴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分)
⑵为了突出“口技者”表演失火、救火场面的精湛技艺,原文从侧面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口技》)(2分)
⑶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2分)
⑷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2分)
⑸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2分)
7、仿写:(2分)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给人类以深刻的启迪。我喜欢斑羚,因为在种群面临灭绝的时刻,它们能够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为下一代开辟生存的道路;我喜欢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共4分)
⑴在你阅读过的下列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从小说主题、故事吵陵情节、人物性格等任选一个角度简略说说理由。(60字以内,2分)
《童年》《鲁滨孙漂流记》
⑵请你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介绍你所知道的当地节日风俗习惯。(不超过150字)(2分)
得升樱戚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与理解(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伤仲永》,完成9~12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在横线上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共4分,各1分)
(1)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___________________
(3)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 (4)受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借旁近与之 夸父与日逐走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C、又七年,还自扬州 屠自后断其股
D、于舅家见之 但当涉猪,见往事耳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4分,各2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方仲永作诗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充分说明了___________。(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阅读《珍珠鸟》,完成13~16题。(共14分)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苗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3、“我”做了哪些事使珍珠鸟与“我”“一点点熟悉了”?(4分)
答:
14、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5、文中用了一系列动词描写胆子大了的“小家伙”“落在我的`书桌上”的动作。请依次写下来(重复的不必写),并说说作者这样写,表现出珍珠鸟怎样的特点?(4分)
动词有:
特点是:
16、从全文看,开头的“真好!”实际上是针对什么说的?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句话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好!
阅读《门边有个位置》,完成17~20题。(共12分)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选自《北京晚报》2023.4.23,作者查一路,有改动)
17、从全文看,题目中的“位置”既指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2分)
18、引用原文语句来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19、为什么要写老人的话?(2分)
答:
20、读罢全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作为文中“儿子”的同龄人,你想对文中的“儿子”说些什么?(共80字左右)(5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三、作文(共50分)
在你的心中,有些东西总会让你难忘,或是让你珍惜、让你深思、让你感动。这是为什么呢?请你选择一个角度,把在你心中留下印记的人、景或事件生动具体地描述下来。
要求:
1、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注意书写工整、清楚、准确。
参考答案
1、C
2、得、及、勇、伦
3、D
4、B
5、D
6、答案:(1)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道渴而死 弃其杖 (4)闲敲棋子落灯花 (5)凭君传语报平安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里错一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不倒扣。
7、答案示例:我喜欢华南虎,因为在被困于铁笼内时,它仰天长啸,表达出不羁的灵魂。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动物名称占1分,喜欢其理由占1分。(“理由”必须符合本段文字的内涵——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带给人类深刻的启迪)
8、(1)答案示例:鲁滨孙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理想,他的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小说人物名称占1分,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意一个角度说理由占1分。(“理由”部分;角度明确而单一、字数符合要求各1分) (2)略
9、答案:(1)属于(2)通“攀”,牵,引(3)相当(4)承受 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每小题1分。
10、答案:C 评分标准:本题2分。
11、答案:(1)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每小题各2分。(1)句意正确占1分,“就”、“文理”的翻译各占0.5分。(2)句意正确占1分,省略的主语、“卒”各占0.5分。
12、答案:(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泯然众人(矣) 后天受教育的重要(或:后天教育对一个讲人是否成材是至关重要的。再或:后天教育对成材的重要性) 评分标准:本题3分,每空1分。
13、答案要点:①用吊兰盖鸟笼 ②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一个要点2分。
14、答案:①描写了珍珠雏鸟体形的可爱。 ②表达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15、答案:动词有:挨近 蹦 俯下 喝 偏 瞧 跑到 跳动 啄 特点是:娇憨可爱(或;顽皮可爱、淘气可爱) 评分标准:本题4分。“动词”占2分,其中依次填写动词1分,够七个动词给1分(即:少两个以内不扣分;少三个以上扣1分);“特点”占2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信赖创造出了美好的境界(或:人与动物间的信赖创造出了和谐) 评分标准:本题2分。围绕“信赖”占1分,填写出的句子与“真好”连贯占1分。
17、饮水机在门口摆放的位置 一个人内心里装着别人的地方 评分标准:本题2分,每空1分。
18、答案示例:①“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②这句话写出“我”怕儿子说话太随便伤害了送水工、想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提醒儿子的心理,③表明“我”是一个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人。 评分标准:本题3分,引用原文占1分,作分析占1分,由此归纳出“我”的为人占1分。
19、①交代了故事的结局;②从侧面衬托出“我”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③点明了中心:你心里有别人的位置,别人也会把你放在心上。 评分标准:本题2分,答出任意两个要点得2分,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
20、答案示例: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是:人应该有一颗体察别人难处的同情心。 作为同龄人,我想对文中的“儿子”说;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做事情,不能再用苛刻的语言伤人心了! 评分标准:本题4分。“感受”占2分,对“儿子”说的话占1分,字数符合要求占1分。(“感受”只要符合文章的主旨即可;“对儿子说的话”应该是积极方面的)
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文(40—35)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1—2处语病。
赋分范围:36分—28分 以3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字迹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1—2个,格式规范。
二类文(34—29)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7分—21分 以2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字迹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文(28—24)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0分—14分 以2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文(23—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3分—0分 以1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10个,格式不规范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3真卷答案 2023真卷语文七下答案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3真卷答案 2023真卷语文七下答案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本文标题:2023真卷答案 2023真卷语文七下答案
本文链接:http://m.shengxiao88.com/article/153868.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真卷答案 2023真卷语文七...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521联考2023年上半年贵州省事...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网游推荐2023哔哩哔哩 2023电...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生肖邮票2023年 生肖邮票202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德国goc 2023年德国展会...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除夕放假时间表 2023除夕...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澳洲2023年 澳大利亚跨年的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年护士总结 202o年护士工作...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魁罡日 魁罡查询表的文章,...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京选20万快充 京选是个什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