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藏区 佛塔 藏区佛塔的作用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藏区 佛塔 藏区佛塔的作用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色达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东北部,这里的交通不便,因此这里依然保留着原始的生活状态,有秀丽的山川美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等等。色达的最佳旅游时间是在5月到10月。
1、具体地理位置
2、最佳旅游时间
色达长年长冬无夏,考虑到温度及交通状况,5-10月是去色达旅游的最好季节,11月以后有雪景,但冬季道路均有冰雪,不方便行车。每年1、4、6、9月的法会期间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色达,车票和住宿都非常紧张,如在此段出行,一定要提前预定和车票和住宿地点。
3、打卡景点推荐
3.1、喇荣五明佛学院
喇荣五明佛学院,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学院,可以观赏数万僧房密布山坡的奇观。在转经塔西南方向满是经幡的山坡上可以俯视整片佛学院,这里可以拍摄出整个佛学院的全貌。以中心的经堂为界,坡上是喇嘛的领地,坡下则住着觉姆,大殿旁边分布着一些餐厅和商店。绛红色的藏式平房连绵几公里,住着成千上万的喇嘛和觉姆,非常壮观。
3.2、色达天葬台
色达天葬台建造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半山缓坡上,用铁栏半围出一块篮球场一样大的平地,那便是进行天葬的地方。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供养给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最后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别喂食。
3.3、色达县城
色达县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甘孜州东北部,北纬31°38′-33°20′,东经98°48′-101°00′。地处四川省、青海省以及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省果洛州相交处,以及壤塘县、甘孜县、炉霍县、石渠县、达日县、班玛县的结合部,东邻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北与青海省班玛、达日两县接壤,西、南分别与甘孜州的甘孜、炉霍两县毗邻。
3.4、东嘎寺
东嘎寺是藏区著名的红教寺庙,被列为色达三大寺庙之一。寺庙由曲锡吾金创建于公元1686年,坐落在一座形似白色海螺的神山上,殿堂内塑有释迦牟尼坐像一尊,三面绘有宗教壁画,红柱上雕龙刻花,色彩艳丽夺目,气氛庄重肃穆。
寺院每年都举行各种大小法会,尤其在三月初一至初十举行的莲师祈愿大法会期间,僧众诵经祈愿世界和平、众生安乐,并进行表演藏戏、跳金刚舞等佛事活动,盛况空前,游客也可在此参观感受。目前寺院设有显密讲学院和闭关禅修院,有四百余僧众常住修学。
3.5、药王神山
药王神山也是附近众山中唯一长有树木的一座山。这里有蓝天和白云,还有藏地神兽雪猪子…
在药王神山还有附近草原上,经常能在路上见到可爱的土拨鼠,藏民称它为雪猪子,十分可爱逗人。胖乎乎的身形,呆萌的眼神,叫雪猪子,很是形象。
3.6、邓登曲登佛塔
藏区最大的佛塔,其意为“降魔塔”,始建于藏历铁猎年(公元1913年)。主体建筑内圆外方与外圆内方交错层叠,塔表面有各种佛龛,绚丽夺目。佛塔一层外围是转经房,有大小经轮155个,供信众转经。塔内藏有重复写一千万遍的五陀罗尼及佛学全书、远古古迹数件,其中有吐蕃王朝时代取自印度的经书珍藏版。
3.7、坛城
巨大而金碧辉煌的坛城位于佛学院内最高的山峰上。坛城共有3层,一般民众都在1、2层转绕。1层是一个转经廊,放置了一圈转经筒。每天无论早晚都有人在这里转圈,一等祈福10800圈,二等祈福1080圈,三等祈福108圏。坛城边的空地上,永远有磕长头的虔诚信徒,学院还专门为此在1层平台上放置了木板。
藏区,尤其是日喀则万佛塔族地区,是全球佛塔最多的大佛教圣地,因藏族信徒视造塔为积德修福的途径,佛塔遍地林立。"造塔、造像、诵经、经书"都被视为积累功德的途径(图齐《西藏和蒙古的宗教》)。无数佛塔在这里矗立,各具特色,无论是形式、内涵还是功能,都体现了地方色彩。
据《西藏王臣记》和《青史》记载,佛塔最早是印度佛教徒在四世纪带入西藏,送给赞普拉托托日年赞的礼品。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在西藏广泛传播,佛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汉藏史集》所述,共建寺一百零八座,其中十八座有明确记载。随着佛教建筑的兴起,西藏的佛塔也随之诞生,首座自建的五顶佛塔坐落在昌珠寺内。赤松德赞时期,桑耶寺和五塔的建造展现了佛教在西藏的蓬勃发展。
藏式佛塔种类繁多,如纪念释迦牟尼生平的塔,如鹿野苑吉祥门佛塔、天降塔等,形态各异。而灵塔在藏传佛教中尤其重要,如布达拉宫的达赖灵塔和扎什伦布寺的班禅合葬塔,富丽堂皇,象征着信徒对宗教领袖的尊崇。宗喀巴大师的肉身塔,如甘丹寺和塔尔寺的高塔,不仅供奉遗体,还承载了宗教传说和纪念意义。
佛塔在藏地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是信徒朝拜的象征,反映出佛教教义中的轮回与解脱。塔的各个部分都有深刻寓意,如莲花象征六随念,塔阶象征四随念等,体现了藏传佛教的智慧和艺术。这些都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扩展资料
佛塔,亦称宝塔,藏语称“藏文”(曲登),原是印度梵文Stupa(窣堵波)的音译,还有称为浮屠,即来源“Buddastupa”。佛塔是佛教的象征。佛塔最早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根据佛教文献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涅盘后火化形成舍利,被当地八个国王收取,分别建塔加以供奉。遍布我国南北东西的上万座佛塔,是古代高层建筑的代表,其用料之精良、结构之巧妙、技艺之高超、类型之丰富,远远超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笔端。
1、具体地理位置2、最佳旅游时间
色达长年长冬无夏,考虑到温度及交通状况,5-10月是去色达旅游的最好季节,11月以后有雪景,但冬季道路均有冰雪,不方便行车。每年1、4、6、9月的法会期间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色达,车票和住宿都非常紧张,如在此段出行,一定要提前预定和车票和住宿地点。
3、打卡景点推荐3.1、喇荣五明佛学院
喇荣五明佛学院,是全世界最大的佛学院,可以观赏数万僧房密布山坡的奇观。在转经塔西南方向满是经幡的山坡上可以俯视整片佛学院,这里可以拍摄出整个佛学院的全貌。以中心的经堂为界,坡上是喇嘛的领地,坡下则住着觉姆,大殿旁边分布着一些餐厅和商店。绛红色的藏式平房连绵几公里,住着成千上万的喇嘛和觉姆,非常壮观。
3.2、色达天葬台
色达天葬台建造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半山缓坡上,用铁栏半围出一块篮球场一样大的平地,那便是进行天葬的地方。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供养给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最后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别喂食。
3.3、色达县城
色达县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甘孜州东北部,北纬31°38′-33°20′,东经98°48′-101°00′。地处四川省、青海省以及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省果洛州相交处,以及壤塘县、甘孜县、炉霍县、石渠县、达日县、班玛县的结合部,东邻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北与青海省班玛、达日两县接壤,西、南分别与甘孜州的甘孜、炉霍两县毗邻。
3.4、东嘎寺
东嘎寺是藏区著名的红教寺庙,被列为色达三大寺庙之一。寺庙由曲锡吾金创建于公元1686年,坐落在一座形似白色海螺的神山上,殿堂内塑有释迦牟尼坐像一尊,三面绘有宗教壁画,红柱上雕龙刻花,色彩艳丽夺目,气氛庄重肃穆。
寺院每年都举行各种大小法会,尤其在三月初一至初十举行的莲师祈愿大法会期间,僧众诵经祈愿世界和平、众生安乐,并进行表演藏戏、跳金刚舞等佛事活动,盛况空前,游客也可在此参观感受。目前寺院设有显密讲学院和闭关禅修院,有四百余僧众常住修学。
3.5、药王神山
药王神山也是附近众山中唯一长有树木的一座山。这里有蓝天和白云,还有藏地神兽雪猪子…
在药王神山还有附近草原上,经常能在路上见到可爱的土拨鼠,藏民称它为雪猪子,十分可爱逗人。胖乎乎的身形,呆萌的眼神,叫雪猪子,很是形象。
3.6、邓登曲登佛塔
藏区最大的佛塔,其意为“降魔塔”,始建于藏历铁猎年(公元1913年)。主体建筑内圆外方与外圆内方交错层叠,塔表面有各种佛龛,绚丽夺目。佛塔一层外围是转经房,有大小经轮155个,供信众转经。塔内藏有重复写一千万遍的五陀罗尼及佛学全书、远古古迹数件,其中有吐蕃王朝时代取自印度的经书珍藏版。
3.7、坛城
巨大而金碧辉煌的坛城位于佛学院内最高的山峰上。坛城共有3层,一般民众都在1、2层转绕。1层是一个转经廊,放置了一圈转经筒。每天无论早晚都有人在这里转圈,一等祈福10800圈,二等祈福1080圈,三等祈福108圏。坛城边的空地上,永远有磕长头的虔诚信徒,学院还专门为此在1层平台上放置了木板。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藏区 佛塔 藏区佛塔的作用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藏区 佛塔 藏区佛塔的作用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街顽是什么意思 街顽lite
下一篇:更多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