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十二星座>运程

9月光伏装机量 9月光伏排产数据

分类:运程发布者:为爱高歌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9月光伏装机量 9月光伏排产数据的文章,本文对文章9月光伏装机量 9月光伏排产数据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2022光伏原材料不足国内公司纷纷扩产

2022光伏原材料不足国内公司纷纷扩产

斯尔邦EVA满产满销

在连云港徐圩新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东方盛虹斯尔邦石化EVA成品车间内,每袋25公斤的光伏级EVA树脂,堆成一座座“小山”。用不了多久,这些产品就将发往全国各地的光伏胶膜厂家。

光伏级EVA树脂是一种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经过加工而成的新材料,主要用于生产光伏胶膜,是光伏组件不可或缺的封装材料,具有高透光率、抗紫外线性、抗湿热黄变性等特点,直接决定了光伏组件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研究表明,VA(醋酸乙烯)含量为28%~33%、MFR(熔体流动速率)在40左右的EVA树脂最适宜做封装EVA胶膜。

目前我国EVA主流生产工艺包括管式法和釜式法两种,其中管式法主要用于薄膜、电缆,釜式法则主要用于发泡、涂覆、热熔胶、电缆等领域。

“我们是国内第一家用EVA管式法工艺研发成功,精通光伏级EVA的制备方法和生产配方,并能长周期量产光伏级EVA的企业,装置原始设计产能为20万吨/年”,斯尔邦石化EVA事业部生产经理陈胜向记者介绍。

斯尔邦石化管式法EVA装置在2021年3月开车成功,解决了我国光伏产业中光伏级EVA“卡脖子”技术难题,极大缓解了下游市场需求。

今年以来,斯尔邦石化管式装置光伏级EVA产品连续运行天数超百天,大幅刷新了之前保持的52天纪录,该光伏级EVA产品长周期运行记录全球领先。据介绍,斯尔邦石化去年EVA产能为30万吨/年,约占国内总产能的20.38%,其中光伏级EVA产能超20万吨/年,约占全球光伏级EVA产量的28%,实际产能位居国内第一。

财报显示,2021年东方盛虹EVA销量为34.36万吨,销售收入63.96亿元,毛利率为44%,产品均价增幅达到90%左右。

“受行业需求影响,尤其是光伏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带动了EVA产品全线上扬”,斯尔邦石化EVA事业部产品经理龙雨腾向记者表示,公司EVA客户基本覆盖了国内所有胶膜企业,也持续处于满产满销状态,“今年前7个月,斯尔邦光伏级EVA产出较去年同期提高26.3%。”

供应不足国内掀起建设热潮

中国是全球EVA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据统计,2021年中国EVA产量为100.76万吨,表观消费量为205.30万吨,自给率约49%。由于光伏级EVA生产壁垒高、扩产周期长、转产限制多,能够生产光伏级EVA的企业屈指可数。

业内人士介绍,截至去年底,只有斯尔邦石化、联泓新科、宁波台塑三家企业能稳定生产光伏级EVA树脂,合计产能约为30万吨/年。相比之下,同期国内光伏级EVA消费量达到80万吨,进口依赖度超过60%。光伏级EVA供应不足,成为影响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内掀起EVA项目建设热潮。

作为行业龙头,斯尔邦石化在EVA项目上雄心勃勃。陈胜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斯尔邦石化正在规划二期新增70万吨/年EVA产能,其中包括3套20万吨/年的管式装置、1套10万吨/年的釜式装置,“第1套装置争取在2024年9月开车,我们力争在2025年全部开车。”斯尔邦石化二期EVA项目全面达产后,公司EVA总产能将超过100万吨/年。

联泓新科也在持续加码。今年3月,联泓新科“EVA装置管式尾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后,产量提升至15万吨/年以上,其中光伏胶膜料排产占比稳定在80%以上。在此基础上,公司又宣布启动20万吨光伏料产能建设。

荣盛石化在互动平台表示,旗下浙江石化EVA装置可年产30万吨光伏料,目前正计划进一步扩产。宝丰能源三期项目具备每年生产25万吨EVA的能力,公司在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建设中的EVA项目可以生产发泡料、电缆料、光伏封装料,未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哪类产品。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3年中建成。此外,榆能化在去年8月生产出光伏级EVA,中化泉州10万吨/年EVA装置在去年生产出光伏级EVA。

中国化信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EVA生产企业产能合计为192.2万吨。如果建设顺利的情况下,有望在2022年~2023年间投产的装置包括古雷、新疆天利、宁夏宝丰3套装置。根据中国化信预测,2023年底EVA产能有望增至267万吨/年。

市场展望:明年价格有望高位震荡

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能否打破光伏级EVA供应瓶颈?

“光伏EVA粒试产周期很长”,张晓晗介绍,从项目建成投产到大量稳定生产出光伏EVA料至少需要2年以上的时间,“很多公司即便EVA装置已经投产,但距离能够连续稳定生产光伏料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前期光伏料的产出比例不高。”

一位业内人士也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直言,虽然目前多家公司宣传能够量产光伏级EVA,但实际上产量及质量均有待进一步验证,“有的企业生产的光伏级EVA质量不太高,暂时还并不能单独使用,在光伏级EVA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时只能和其他企业的产品掺混在一起使用。”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这一数据已经超过去年前十个月装机之和。在2022年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根据各省装机规划,乐观预计光伏市场或将开启加速模式,并将今年新增装机预测调高10GW,预计全年实现85~100GW。

截至目前已有25省市自治区明确“十四五”期间风光装机规划,其中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超392.16GW,未来四年新增344.48GW。全球市场方面,预计今年新增装机205~250GW。

“1GW装机量大概对应5000吨光伏胶膜原料”,龙雨腾介绍,光伏胶膜原料中EVA占比约为85%,“预计今年光伏级EVA需求量在100万吨至105万吨。”

龙雨腾向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内EVA销量超预期,“三季度由于产业链协调的问题可能不会太好,但四季度大家还是持乐观态度的。硅料产能即将释放,将成为光伏级EVA四季度销售火爆的重要助推因素。”

山西证券研报预计,今明年光伏级EVA供需将继续维持紧平衡状态。从价格的角度来看,目前EVA粒子仍处于历史相对高位盘整震荡。

根据中国化信测算,2022年、2023年国内光伏级EVA需求分别为101万吨、122万吨。“未来几年将是国内光伏料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尽管国内EVA光伏料的产量不断提升,供应缺口有望缩小,但2~3年之内缺口不会完全补齐。”张晓晗表示,受需求端“金九银十”的影响,2022年四季度EVA整体价格可能会有回升,“明年光伏市场的EVA需求量仍较为旺盛,新投产的产能短期内无法连续生产出合格的光伏料,国内仍有较大缺口,因此预计明年EVA光伏料的价格大概率仍会居于高位。”

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滑硅片为何“重摔”?

持续下跌的光伏产业链价格,使得资本市场开始判断产业链利润转移或成定局。

12月22日,A股光伏板块整体下跌。这其中,硅片代表企业隆基绿能(.SH)、双良节能(.SH)、TCL中环(.SZ)、上机数控(.SH)下跌幅度居前,跌逾4%。

这一表现与本周硅片环节的价格“熔断式”下跌不无关系。12月21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M6单晶硅片(166mm/155μm)成交均价降至5.08元/片,周环比跌幅为15.2%;M10单晶硅片(182mm/150μm)成交均价降至5.41元/片,周环比跌幅为20%;G12单晶硅片(210mm/150μm)成交均价降至7.25元/片,周环比跌幅为18.4%。

事实上,有关硅片环节开启“价格战”的论调近两个月以来渐浓。当硅片的上游环节硅料开启降价通道时,硅片价格随行就市,并直接影响利润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本周硅料价格同样创下阶段性单周最大跌幅。根据行业机构PVInfoLink的数据,硅料最新成交均价为25.5万元/吨,单周跌幅达7.9%。

上游价格“踩踏”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硅料的最低成交价已经逼近20万元/吨的关口。

PVInfoLink的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致密料最低成交价为21.5万元/吨,环比上周的最低成交价大幅减少了5.3万元/吨,周跌幅高达19.8%。

“硅料供应规模稳步提升的背景下,上游环节正在遭遇硅片用料需求急速萎缩的市场变化,而且随着前期订单陆续完成履约和交付,部分硅料企业逐渐面临缺乏新订单的境遇。”PVInfoLink分析认为。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硅料报价区间持续扩大,其原因在于买卖双方心态差异,以及不同硅料企业之间策略差异。“二、三线硅料企业即使主动大幅降价也难以成交的困境仍在持续。截至本周三,因周转速率放缓,硅料环节的异常库存已经开始堆积,预计月底包括头部企业在内的硅料企业均会面临库存压力。”

硅料价格的直接下滑,致使硅片价格必然受到影响。硅业分会表示,本周硅片价格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是传导硅料降价。

对此,一家头部硅片企业人士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之前硅料价格涨得太高了,随着硅料价格逐渐下降,硅片价格相应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拉晶环节目前迫近成本线,部分企业面临亏损风险。

“一旦拉晶利润无法覆盖硅料成本的时候,企业将被动大幅降低开工率。”硅业分会指出,一方面目前硅片企业对上游硅料降价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硅片供应过剩造成的库存问题。一线企业依靠渠道、技术、资金等优势可以维持薄利,但后续仍要关注硅料和硅片降价速率。

中信证券近期在分析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降的原因时指出,主要是季节因素和库存因素导致的,其中季节因素主要是海外的圣诞节和国内春节临近,导致终端的安装量下降从而影响了行业排产;库存因素主要是硅料价格见顶回落,下游企业为了减少库存减值,主动降低排产减少库存。

该机构认为,库存是目前追踪行业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硅片降价的幅度最大,很有可能是通过价格手段来降低库存。而在硅片逐渐降低排产和库存的过程中,硅料环节的库存预计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硅片缘何首当其冲?

当前,上游环节之间博弈情绪严重。硅片企业降低开工率,将直接影响硅料需求,致使硅料价格下行。而待硅料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硅片企业便可再度大幅采购。

“目前硅料整体价格仍然偏高,硅片环节成本压力并不小。”上述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不过,为何硅片环节成为“价格战”最先开始的地方?

“硅片环节的产能扩张太严重了,除了龙头企业维持扩产规模之外,近两年不少新晋玩家、跨界玩家疯狂涌入,直接造成整个环节的产能过剩危机。”一位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考虑到明年一季度又是传统的淡季,价格竞争才刚刚开始。

对此,有部分硅片企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无论“价格战”是否已经到来,或者持续多久,硅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成本控制、良品率、供应链的议价能力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各方面的综合竞争。

眼下,硅片价格正在进入加速下跌的趋势中。

PVInfoLink指出,以硅片龙头大厂为代表的硅片价格下跌速率发生“逐日更新”,而且下跌幅度超前,硅片环节价格竞争激烈。该机构提供的一个报价细节是,截至本周三,182mm/150μm规格硅片的主流价格已经全面跌破每片5.5元,210mm/150μm规格硅片价格也已跌破每片7.2元位置。

“即使在硅片价格大幅、快速下杀的市场环境下,当前硅片环节仍然面临自身异常库存水平堆高不下和稼动被迫因需求不足而下降的困境,春节假期来临之前恐将继续处于秩序混乱中。”PVInfoLink预测。

新能源行业景气度回升,2021年迎业绩拐点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市场回调之际,新能源板块逆势上涨。2021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四五是决定中国能源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机构普遍预期未来新能源装机将有较大增长。

近周,市场持续回调,但二级市场上,以光伏、风电为首的新能源板块持续上涨。消息面,市场重提“十四五”规划中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

个股方面,近5个交易日,锦浪 科技 、捷佳伟创涨逾30%,阳光电源、晶澳 科技 涨逾20%;另外,福莱特、隆基股份、晶盛机电等8只个股涨逾10%。

2021年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四五是决定中国能源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多家机构普遍认为,预期未来新能源装机将有较大增长。

新能源车方面,这两天,恒大 汽车 募资40亿港元,吸引了马云、马化腾等一众大佬入局。

比亚迪正计划向戴姆勒提供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宁德时代首笔产业链投资明确,25亿投给先导智能。

年内,恒大 汽车 涨逾200%,比亚迪A\H股涨幅均超100%,宁德时代也涨超80%。

据悉,比亚迪刀片电池(超级磷酸铁锂电池)今年3月已在重庆工厂量产,电池能量密度提升50%,车辆续航可达600公里。

比亚迪表示,刀片电池价格将比三元电池便宜20%,成本优势或使比亚迪销量回升,利好磷酸铁锂产业链。

市场人士称,道氏技术是比亚迪电池导电剂主要供应商。公司已完成钴资源、钴盐、三元前驱体、导电剂和电池级碳酸锂等新能源材料一体化布局。

新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

能源的最终消费形式有发电、供热、动力和化工等。

非化石能源最主要的消费形式是各类新能源发电。2021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为15.3%,其中约14.3%均由通过发电形式提供。

2021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已达15.3%,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今年4月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并提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的战略目标。

根据兴业证券研究,风电、光伏在“十三五”期间发电量复合增速超20%,光伏、风电是中国电力装机和发电量增长最快的电源。

2021年上半年,欧盟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再创纪录,达到总发电量的五分之一。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能发电量占27个成员国电力的40%,可再生能源在欧盟的发电中首次超过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总发电量的34%)。

刚刚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21年版)认为,随着新兴国家的不断繁荣和其生活水平的提升,全球能源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如果世界商业活动一切照常,到2050年增长约为25%。以风能和太阳能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中将是未来30年增长最为迅速的能源。

分析师表示,“十四五”规划,将带动光伏新增装机高增长;光伏和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在128-153GW之间。

从市场化导向看,新能源装机量的大小取决于各种可再生能源之间的成本竞争,光伏在度电成本、应用场景方面拥有更大优势。

长期看,需求增长波动降低,稳定在20%-25%年化增速区间,估值中枢持续提升,光伏板块市场性价比最高。

兴业证券表示,光伏龙头马太效应加剧,2020H1光伏降价通道中,龙头依靠一体化展现出强抗风险能力,加快了市场出清,隆基股份占板块扣非净利润的34%。

首推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福斯特;推荐福莱特、晶澳 科技 、阳光电源、林洋能源,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爱旭股份等。

根据能源局披露,上半年全国实现新增风电并网6.3GW,2021年是陆上风电补贴的最后一年,下半年产业链高景气持续。

根据产业链企业半年报,零部件厂商泰胜风能、大金重工、整机商运达股份等净利润同比均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客观验证产业链高景气度。一季度疫情影响,二季度交付明显加速。

华泰证券表示,下半年交付压力凸显,产业链通力合作配合抢装。目前整机厂在手订单饱满,2021年排产基本饱和;零部件环节受抢装影响,供需紧张局面持续加剧,叶片、主轴等环节呈现量价齐升。高景气有望延续至2021年底。

行业持续抢装,产业链龙头业绩有望加速释放。整机企业毛利率出现拐点以来,经营见底向上;毛利率提升叠加费用率下降,基本面见底回升,推荐金风 科技 ;风电抢装下叶片、主轴等零部件量价齐升,零部件公司有望业绩高涨,关注中材 科技 。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9月光伏装机量 9月光伏排产数据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9月光伏装机量 9月光伏排产数据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4月9日高级文案英文翻译 4月9日高级文案英文怎么写

下一篇:更多运程

运程相关文章
更多运程文章

精选运程

运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