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长安联合9月3号股价 长安联合9月3号事故的文章,本文对文章长安联合9月3号股价 长安联合9月3号事故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传言长安汽车联合华为合作开发芯片,受此消息影响,长安汽车从水下暴力拉升逼近涨停。
据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华为正在扩大与重庆长安汽车的智能汽车合作伙伴关系,包括汽车用半导体的设计和开发。
两位消息人士称,两家公司在去年11月公布了智能汽车合作计划,过去几个月一直在芯片方面非正式合作。另一位消息人士称,他们可能很快就会成立一家芯片开发合资企业。
华为回应与长安联手造车
上个月晚些时候,有消息称长安、华为、宁德时代的合资公司已开发、储备了多款车型。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还透露,三方共同打造的CHN架构下的首款高端智能电动车将于今年年底发布。
有网友猜测这是华为造车的信号,其实并非如此,华为回应称“华为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尊重车企客户的发布计划与信息披露节奏”“搭载华为HI解决方案的车什么时候发布暂不清楚 ”。
虽迟但到,长安的高端电动品牌来了。
11月14日,在央视《第一发布》首期节目中,长安汽车宣布将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长安汽车称,三方合作内容包括智能电动汽车平台和产品。
另外,长安也首次公开旗下可进化的智能架构——长安方舟架构,覆盖A0级-C级所有车型。长安官方表示该架构未来可实现中央集中控制,预留了高阶自动驾驶能力,包括36个传感器,高精度地图和定位,5G模组和高算力域控制器等。
一个是自主品牌的头部势力,一个是全国乃至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头把交椅,再加上比谷歌的世界级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司,这毫无疑问是全方位的“国家队”。在各大品牌早已陆续建立独立电动车品牌之后,长安这回牵手两位大佬姗姗来迟,算盘里到底谋划着什么出奇制胜之策?这个三足鼎立的组合又该打好配合,让长安长治久安呢?
三军会师,谁掌帅印
按照常规的合作模式,华为和宁德时代作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担当的应该是零部件的供应商。但是长安官宣的说法是“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这意味着二者并不是单纯的供应商,甚至可能在品牌产品战略上拥有一定的决定权。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受益者,宁德时代创立仅九年便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手握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大旗。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日渐扩大,动力电池产业的战场也逐渐烽烟四起,国内有比亚迪,国外有松下、LG。
于是,宁德时代开始不愿一直做个单一的供应商角色——8月11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围绕主业,以证券投资方式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不超过2021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50%,即不超过190.67亿元(不含本数)人民币或等值币种,其中境外投资总额不超过25亿美元,有效期为12个月。
随后,8月20日,宁德时代与蔚来汽车等共同设立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5%。
到了9月3日,宁德时代就与长安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且是由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执行副总裁谭本宏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总裁周佳等多位企业高层亲自出席签约仪式。双方当时并未透露具体合作内容,只是表示“将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及智慧能源生态等领域建立长期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
而华为自2021年宣布进军汽车产业之后,一直对外宣称“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近半年来,华为一直在钻研自动驾驶系统以及5G网络技术,5月中旬,华为联合31家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建立5G汽车生态圈,7月上旬又公布了多项涉及自动驾驶和电动车的技术新专利。
据目前媒体公布消息判断,华为目前深度合作企业主要是北汽新能源和长安汽车。
此前两个月内,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等高层,曾多次与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刘宇,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兼ARCFOXBU总裁于立国等会面。
此前,官方还透露北汽新能源与华为深度合作车型计划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推向市场,该车型采用了华为全套解决方案。
而在与长安的合作上,双方近两年来也是来往频繁——2021年1月11日,长安汽车与华为、中国移动通信、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在重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展LTE-V及5G车联网联合开发研究;2021年7月4日,长安汽车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智能化与新能源的发展;2021年7月至12月,双方聚焦智能化与新能源的全面深入合作落地,明确全面战略落地项目,签署项目合作协议。2021年1月,华为与长安汽车全面深化战略合作落地,并正式在长安汽车重庆总部建立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长安汽车总部重庆隆重举行。
虽然华为一直以来的操作都像是铁了心要做“增量零部件”供应商,但是当前在长安这档子事上,“联合打造”一词就让吃瓜群众多了些想象空间。
在这次官宣中,长安并未公布新品牌的正式名称,没有透露三方合作具体模式,也没有透露华为和宁德时代是否会在资本层面持股。所以三者在新品牌中的分工定位以及合作车型的量产时间表等具体信息,还有待更多官宣消息来解答。
不过按照宁德时代此前公布的投资计划判断,宁德时代大概率会持有一定分量的股份,同时,华为自然也不能例外。可以看出,在这场三大领域头部企业的联手并不是简单的产业链合作。
后来者长安,能否居上?
过去,在“市场换技术”的路线下,自主品牌只有在低端互相消磨的份。但是时至今日,随着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成熟,高端化转型已然成为自主品牌扭转品牌形象不得不走的道路。
燃油车型方面,吉利汽车2021年与沃尔沃联合打造新品牌“领克”,对标主流合资品牌。长城汽车也于同年发布了高端SUV品牌“WEY”,奇瑞则在2021年发布了旗下高端品牌“星途”。
进入2021年,国产Model3开始交付,特斯拉开始强势侵占国内电动车市场,在特斯拉刺激下,多个企业发布了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计划。
今年7月,东风集团20发布了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岚图”;此外,9月下旬北京车展刚结束不久,业界便传出上汽密谋推出高端电动车项目“L”的消息,据称还是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到了10月下旬则有消息称,广汽新能源计划将独立运营“埃安”品牌,具体细节将于11月新能源汽车品牌之夜再作详细公布。
而长安早在2021年,就宣布启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并表示拟在2025年前全产业链投入1000亿元、调动1万人用于新车型、新能源、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研发。
虽然2021年陆续公布了“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和“香格里拉”新能源战略,但是在实车的规划上一直未见实质性动作,让人不禁开始猜想长安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到底是在厚积薄发,还是胎死腹中?
9月在北京车展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针对高端品牌称,不久会有消息发布,但公司非常慎重,消费者不会因为“我这是个高端新品牌,大家就买我的产品”。
朱华荣此番表态,正面回应了那些关于长安高端化失败的猜想,意思就是说,“我们不是慢,只是更谨慎”。可想而知,长安这次“虽迟但到”背后,必然经历了不少的自我否定。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后来者就有望居上,也有可能是更艰难的追赶。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板块不断走高,产业规划不断向新能源化智能化倾斜的大环境下,即使看似再难以企及,自主品牌再难也终归要踏上电动化的坚定道路。
这一步对于长安而言,仅仅是开了个头。
?在与各大自主品牌的较量,以及特斯拉这样的新势力的碾压之下,长安的电动路线还要经历好多轮浴血奋战。华为与宁德时代的加盟,能否为长安打好该有的配合?三者能否默契地做到各取所长和平共处?还有待进一步观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适合长期持有的,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继续上升,自主品牌的占比已经大幅度超过合资品牌,长安汽车已经逐渐由合资厂商转型为自主品牌为主的主机厂商。长安汽车未来的看点在于,持续的自主化转型和创新,高额的研发投入所产生的回报,以及自主高端品牌UNI的推出,长城的WEY和吉利的领克都已经证明了国产车高端化这条路是行得通的,只要用心专注于品质的提升,国人愿意为高品质的国货掏钱。
同时,长安将携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这个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包括长安发布的方舟智能架构。
今天的无人驾驶和汽车板块都大涨的原因之一,就是昨天流出了多个自动驾驶技术的视频,其中不论是华为和北汽的极狐,还是其他什么品牌,都让大家感觉到,真正的自动驾驶离大家真的不远了!所以,资本才开始追捧国产汽车品牌中技术较强的几家公司,长安汽车作为国产的龙头之一,当然值得继续持有!
拓展资料:
1、长安汽车于 1996 年 10 月 31 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朱华荣,注册资本为 48.02 亿元。公司经营范围为制造、销售汽车(含轿车)、制造汽车发动机系列产品等。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大股东,持股 18.78%。
2、长安汽车于2021年5月22日披露了《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长安汽车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计划在上述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4,395,915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资产”,中国长安的一致行动人)计划在上述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08,791,831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截至2021年9月15日,本次股份减持计划减持时间已经过半。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长安联合9月3号股价 长安联合9月3号事故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长安联合9月3号股价 长安联合9月3号事故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世界温度地图 世界温度分布地图
下一篇:更多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