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十二星座>运程

2017大众汽车销量排行 大众汽车2021年全球销量

分类:运程发布者:我亲爱的姑娘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17大众汽车销量排行 大众汽车2021年全球销量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17大众汽车销量排行 大众汽车2021年全球销量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一份全球业绩计划读懂大众汽车的“创变”哲学

6月中旬的德国下萨克森州,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气候依然温润。作为大众汽车全球总部的沃尔夫斯堡便坐落于该州。不过与该州的气候不同,刚刚召开完的一场工作会议将让大众汽车至少在未来三年内处于“炎热”状态。

德国当地时间6月14日,大众汽车于沃尔夫斯堡举行一场工作会议,会上大众汽车计划通过“ACCELERATE FORWARD | Road to 6.5”全球业绩计划,该计划旨在长期推动并提升业绩和盈利能力。具体来看有两大核心目标,即持续实现6.5%销售回报率,以及在2026年增加约100亿欧元盈利。

随着全球进入到存量市场以及新能源智能化变革加剧,即便是作为全球头部汽车制造企业的大众汽车,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进行了新的考量。如何能在存量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或许通过这份大众汽车业绩计划可以找到答案。而对于面临同样问题的其他跨国车企来说,大众汽车也做出了一次全新的示范。

01

大众的6.5%销售回报率和100亿欧元盈利目标有多难?

此次大众汽车所通过的全球业绩计划命名为为“ACCELERATE FORWARD | Road to 6.5”(下称“业绩计划”),其英文直译为“向前加速丨通往6.5”。这一言简意赅的命名表明大众汽车向前发展不停歇的决心。

按照大众汽车业绩计划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大众汽车业绩计划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与盈利能力。具体包含两大核心:

一是达成6.5%销售回报率,以确保未来的投资与工作岗位;

二是至2026年,可持续盈利增长约100亿欧元。

尽管大众汽车业绩计划对于未来发展目标并没有过多的着墨,但在汽车投资人士看来,大众汽车业绩计划的目标可谓是简约不简单。

其中所谓的销售回报率是测算公司从销售额中获取利润的效率指标,计算公式为以税后净利润除总销售额。销售回报率有助于公司确定它们从销售额中获利的有效度。是衡量一家公司增长率和管理有效度的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制定预算和销售策略时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在汽车投资人看来,由于车企的支出和收入可能会随时间变化,因此销售额可能不是公司盈利能力的最佳指标。销售回报率是确定公司整体绩效的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之一。债权人和投资者对销售回报率很感兴趣,因为它可以准确地描绘公司偿还贷款,再投资潜力和潜在股息的能力。一些公司将销售回报率作为衡量年度绩效的更可靠的数据之一。

如果从销售回报率计算公式来看,这与销售利润率接近,只不过前者为税后净利润,指标的含金量更高。我们不妨以销售利润率为参考,车企的销售利润率一般在5%~10%之间为合理范围。

如果以2022年数据指标计算,大众汽车要想实现6.5%的销售回报率,意味着大众汽车至少将净利润维持在48.1亿欧元。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三季度内,大众汽车平均每季度保证净利润在14.43亿欧元,是今年第一季度大众品牌的3倍。对于另一指标2026年可持续盈利增长约100亿欧元,据大众汽车2022年财报显示,2022年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为26亿欧元。这意味着大众汽车要在3年后,实现利润增长近4倍。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全球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时代,大众汽车要想在存量竞争中实现增长,这势必会争夺其他品牌份额,在其他竞品品牌同样强调高质量增长的背景下,大众汽车的向上增长将充满艰难和挑战。

02

大众的急迫紧张感需用“加速”缓解

2021年3月,大众汽车正式推出ACCELERATE(加速)战略。该战略旨在加速向软件驱动的移动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大众汽车官方表示:电动汽车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变革还在前方。通过这项战略,大众汽车将加快迈向数字化未来的步伐。未来几年,大众汽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改变。到2030年,大众汽车将使自动驾驶技术惠及更多人。

此次大众汽车发布的业绩计划,可以视为是大众汽车ACCELERATE(加速)战略框架下的范畴。目前距离大众汽车推出的ACCELERATE(加速)战略已经过了两年多。在大众汽车推出ACCELERATE(加速)战略当年,大众汽车品牌全年交付新车490万辆,尽管相比上一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但销售收入依旧达到了761亿欧元,较上一年增加了50亿欧元。同时,大众汽车品牌的营业销售回报率也从0.6%增长至3.3%,充分证明了自身出色的盈利能力。

2022年数据显示,大众汽车品牌全球共交付460万辆汽车,其中大众汽车品牌在全球的纯电动汽车销量约33万辆,同比增长23.6%。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市场,ID.家族车型全年总交付量达14.31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102.9%。财务数据方面,大众汽车品牌2022年销售额达到740亿欧元,同比增长了8.8%;经营净现金流也从3亿欧元提高到了19亿欧元。此外,大众汽车品牌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增至26亿欧元,同比增长18.2%。这一切表明,大众汽车的ACCELERATE(加速)战略正在生效。

与此同时,需注意的是,在全球销量宝座上,大众汽车集团与丰田汽车缠斗已久,2021年,大众集团以1031万辆的销量击败丰田的1017.5万辆,成为全球汽车销量榜上霸主。直至2021年,丰田汽车以领先大众集团32万辆的优势实现赶超,至今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销冠。并且与大众集团的差距拉大至百万辆以上。

大众与丰田的销量差距,大众汽车也是心知肚明,为此大众汽车在2021年业绩沟通会上,提出了集中一切资源向新能源市场进入,并表示集团将通过削减部分业务,全力投入到转型电动化领域上。根据规划,大众汽车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约460亿欧元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型。

面对丰田汽车的强势以及后起的新能源车企咄咄逼人,大众汽车有着深深的危机感。其中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大众集团半数董事会成员携100多人包机来上海参展,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利弗·布鲁默还行程紧密地参加多个活动,并且还去车展上进行了学习。从上海返回之后,大众集团的领导层在非常短的时间重组了软件部门CARIAD,几乎换掉了所有的高层领导,更加坚决地进行智能系统开发。这些举措表明,尽管大众通过ACCELERATE(加速)战略实现了一定程度增长,但放置于整体来看,大众仍需加速。

03

大众汽车业绩计划一揽子措施10月落地

随着大众汽车全球业绩计划的披露,关于业绩计划的执行方案也同时被外界关注。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Thomas Sch?fer)概述了此计划所涵盖的重点事项,包括优化并加快管理流程、提高研发和制造效率、优化车型阵容、减少车型数量并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等。

具体来看,在人事组织架构方面,大众汽车将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PMO),并由高级经理人冯思翰博士负责,实现对该计划的拓展和管理。具体安排将在9月中旬与员工代表协商后确定。大众汽车计划于今年10月启动并落实该项目的各项细节和配套措施,而所有相关工作也将与员工代表充分协商后达成正式协议。

对于冯思翰,中国用户并不陌生。据大众官网公布的冯思翰简历显示,1995年至2003年,他负责大众欧洲区的管理。2004年,他首次来到中国,出任上海大众(现为上汽大众)执行副总监。三年后,冯思翰回到德国总部,主管集团小型车产品线业务。2012年,冯思翰再次来到中国,调任一汽-大众。并于2021年担任大众乘用车品牌中国区CEO,管理大众品牌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这也是大众为更贴近中国市场而全新设置的职位。2021年又被任命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区CEO,之后又兼任大众乘用车品牌管理委员会委员,2022年8月1日,冯思翰将正式告别大众中国。

通过这些履历,至少读出两点信息,冯思翰有着欧洲、中国全球两大主体市场的从业经历;尤其作为全球新能源智能化变革桥头堡的中国市场,让冯思瀚对于新能源智能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冯思翰曾在告别中国市场之际表示,无论谁接替,要继续争当全球一流车企,大众汽车必须要重点关注中国市场。正是冯思翰有这样的履历经历,施文韬对其评价为:冯思翰博士是大众汽车最具国际化经验的经理人之一,是负责该项目的不二人选。

在进一步的了解中得知,大众汽车业绩计划,将成为管理董事会的首要工作。而且该计划能够保障我们的工作岗位,用内部资源为品牌未来发展提供资金,并继续在新车型和技术、工厂现代化和员工培训方面进行投入。而项目的关键在于利用协同效应,让各个部门更高效、更迅速、更具效用。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所熟知的车企裁员的降本增效方式不同,此次大众汽车业绩计划还将管理董事会和劳资委员会两个机构进行统筹,大众汽车的业绩计划前提是需要在不降低集体商定工资或裁员的情况下完成成本缩减。

为达成2026年增加约100亿欧元的盈利,并持续达成6.5%销售回报率。大众汽车业绩计划分为两级:第一级涉及品牌各项主要行动领域,即管理、技术研发、材料成本、产品、价格/价格组合、车辆制造以及销售与品质。为了达成计划中的整体成本和营收目标,每个行动领域都将设有分目标和配套措施。

第二级而言,该计划的各项举措将遵循全新的协作式方针,即跨领域的旗舰项目将确保高效和提升利润。其中的重点在于降低运营繁复性,减少车型数量,简化销售模式,取消不必要流程,并优化两个平台的产品和生产——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MQB)和模块化电驱动平台(MEB)。要知道大众MQB平台是大众集团的核心平台之一,推出十年以来,累计出产超3200万辆汽车,其中大众品牌车型超过2000万辆。随着大众MQB平台的优化效应显现,对大众汽车的降本增效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按照计划,大众汽车将更多地关注主流车型,这将进一步降低运营繁复性并提升盈利。如Arteon等销量较小的车型将停产,这同时意味着单车的款型将精简,例如,相比第七代高尔夫,ID.7的车型款型将精简99%。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并且更灵活地应对未来需求和市场波动,大众汽车还计划优化工厂的产能利用率。

此外,大众汽车业绩计划还将进一步发掘量产品牌的协同潜力,包括大众汽车乘用车、大众汽车商用车、西雅特/Cupra和斯柯达在内的各量产品牌将紧密协作。例如,未来量产品牌的生产将更加系统地基于多品牌工厂和车辆平台——如大众汽车所规划的成本约25000欧元的入门级电动汽车将率先在西雅特/CUPRA工厂投产;帕萨特和<a

汽车销量排名

全国销量最好的汽车排名

1-14

15-28

29-43

44-57

58-71

数据显示,今年1-5月累计销量超过5万辆的乘用车共有41款车型,其中销量超过10万辆的车型共有8款。销量排名前三的是三款轿车,分别为日产轩逸、五菱宏光MINIEV、大众朗逸,其销量分别为辆、辆和辆。

销量排名第四至第六位的是三款SUV车型,其中作为SUV销量冠军的比亚迪宋新能源,以辆的销量在汽车销量榜中排名第四位;作为中型SUV销量冠军的特斯拉ModelY,以辆的销量排名第五位;而作为多年SUV销量冠军的“神车”哈弗H6仅排名第六位,其销量为辆。

比亚迪秦PLUS累计销量辆,排名第七位,也是销量最好的自主品牌家用轿车,完胜吉利帝豪和长安逸动等自主品牌传统热销车型。长安逸动累计销量66667辆,排名第20位;而吉利帝豪累计销量61993辆,仅排名第23位。

作为中型车销量冠军的丰田凯美瑞,以辆的销量在汽车销量榜中排名第八位,表现不俗。另一款中型车特斯拉MODEL3累计批发销量89369辆,排名第十位。

此外,本田雅阁、宝马3系、大众帕萨特、日产天籁等四款中型车累计销量都超过6万辆,分别为73856辆、60839辆、60696辆和60221辆。

长安CS75销量也进入前十名,其累计销量为96281辆,排名第九位。作为日系SUV销量冠军的本田CR-V,则以88488辆的销量排名第11位。

排名第12至第15名的四款乘用车都是紧凑型轿车,分别为大众速腾、丰田卡罗拉、丰田雷凌和大众宝来,其销量分别为87903辆、80046辆、79162辆和76319辆。

今年1-5月销量最好的中大型车是比亚迪汉,累计批发销量71785辆,在汽车销量榜中排名第17位。宝马5系紧随其后,以69606辆的销量排名第18位。

作为宝马5系竞争对手的奔驰E级排名则要低很多,累计销量仅44928辆,排名第51位。而奥迪A6L累计销量只有41758辆,只能排名第58位。

奇瑞瑞虎8是自主中型SUV销量冠军,累计销量61993辆,在汽车销量榜中排名第22位。而红旗HS5则以58200辆的销量,在1-5月汽车销量榜中排名第30位。

小型SUV销量排名不高,销量最好的吉利缤越,以60598辆的销量排名第26位。

去年表现出色的本田缤智和本田XR-V,累计销量分别为58154辆和54848辆,今年排名第31位和第36位。

今年MPV市场整体销量低迷,作为MPV销量冠军的别克GL8累计批发销量只有42891辆,仅排名第55位。“神车”五菱宏光累计销量仅35756辆,仅排名第69位。

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

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

No.1丰田集团

2021年总销量:1050万辆

1月28日,丰田汽车官方宣布,包括其子公司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在内,集团2021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10%,至105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销量第一,进一步领先于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大众。

全球市场来看,在美国市场,丰田以233万辆的成绩超越通用,成为美国市场的销量冠军。

在中国市场,丰田的销量增长稳健,2021年丰田在中国一共卖出了194.4万辆车,连续9年创下新高。在大众汽车的大本营欧洲市场,丰田的销量同比增长了8%,达到了107.63万辆。

No.2大众集团

2021年总交付量:890万辆

大众汽车集团全年销量为890万辆,同比增长-5%,居全球销量亚军,这是大众汽车集团近10年以来最差的销售数据表现。

2021年,大众在中国的累计销量是330万辆,同比下滑14%,创八年来在华销量新低。尽管如此,大众依旧领跑中国市场品牌销量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大众旗下的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在国内销量都实现了分别实现同上涨,保时捷与兰博基尼将中国市场视为全球数一数二的重要市场。

NO.3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2021年总销量:768万辆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销量与2021年相近,为768万辆。要知道,2021年是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鼎盛时期,总销量达到1061万辆,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但最近几年逐渐落后于丰田、大众。

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

1、轩逸

2021年销量:辆。

轩逸真正的含金量是“顾家”,轩逸把产品力的核心围绕在“家”,家轿追求什么,轩逸的产品力就针对什么。无外乎:省油、舒适、空间大,诚然一下的几款车型都能找到这样的属性,但轩逸的优势之处就在于,它能将继承历代的舒适传统不断提炼;而在这些优势之外,轩逸在外观和内饰的高级感方面,也在同级车当中更为突出。所以在和主流产品力持平的同时,轩逸更加注重舒适性和高级感的打磨。

2、新朗逸

2021年销量:辆。

作为中国特供的大众系车型,凭借多年积累的“德原朗”的名声在外,这款车型依然是扮猪吃老虎。较为中庸的造型,不主动营造运动,也不刻意迎合30岁以上的群体,加上大众的1.4TSI+DSG,以及更低价格的1.5L车型,让它在“德系”轿车当中,拥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很多消费者看来,速腾同款动力,却有着更低的价格,还能享受到“大众”品牌价值,依然是极富吸引力的选项。

3、卡罗拉

2021年销量:辆。

卡罗拉的产品力,在TNGA架构的加持之下,可以说是历代之最。尤其是颠覆性的将丰田TSS2.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实现了全系普及,这对于将智能化不断挂在嘴边的消费趋势看,吸引力巨大!以往,这类配置更多是拉高中高配的兴趣配置,适合一些追求配置的消费者。

4、新宝来

2021年销量:辆。

在设计风格方面,新宝来相比朗逸的中间路线,它选择向年轻靠拢。整个外形设计,更加讨好中青年消费者。但新宝来在一汽-大众的消费体系内,从技术和定位层面是负责第二梯队,它的主要竞争区间是速腾L之下的消费群体。所以新宝来对于一汽-大众的权重,相比上汽大众要低一些。但依然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得不说大众的品牌,依然拥有沉甸甸的分量。

5、速腾

2021年销量:辆。

相比上汽大众,在A级车市场一汽-大众要自在很多。首先它们具备代表原版德国技术的A级车,并且这代车型还首次在同级实现加长轴距。整个速腾L的定位,已经瞄准了A+市场。所以如果你对A级的技术、产品、动力、智能化、体验等更多综合性的要求,速腾是同级为数不多可以全面兼顾的车型。

6、全新英朗

2021年销量:辆。

要在十年前,整个前十销量榜应该有福克斯的名字。但如今美系车硕果仅存的就是别克英朗。虽然这代英朗,已经没有上代英朗车型与欧宝雅特的继承关系,但就是这个中国特供车型,成为了美系车之光。也是唯一进入2021年销量前十的“美系”轿车,实属不易!

7、思域

2021年销量:。

思域的销量相比前几位,含金量高很多。首先,它是本田的全球车型,其次两厢车型的引入,在车迷的舆论当中也取得不错的反向,买不买无所谓,但提到思域两厢大家都会说好。

而在终端市场的优惠,思域是最小的。相对于思域的产品性能和产品力,接近指导价的平价出售,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认可思域的。所以思域的销量不代表它实力不济,恰恰反映出高端A级日系车市场的生态。思域就是其中的代表。可以说在销量上,思域达不到速腾L的影响力;但在产品技术面对的受众群体当中,思域是目前日系A级车里最强的,与速腾L旗鼓相当。

8、帝豪

2021年销量:。

中国品牌对于轿车的积极性,远不如SUV高。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兵,帝豪能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交出一份成绩单实属不易。帝豪,代表了中国经济型轿车消费领域的需求,更高的配置、在合资车型得不到的使用体验,都是帝豪的优势。

如果以此价位选择合资车型,相比在空间、配置、体验都会逐级降低一个层级。所以帝豪是真正属于普通人基本购车需求的A级车,它没有光鲜的技术,没有先进的架构,却有很多人追求的性价比。

9、雷凌

2021年销量:。

雷凌相比这几位A级轿车的辈分和资历,显然是比较浅的。但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在短时间内,雷凌已经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选A级车,必然会列入考虑清单的车型。

10、雅阁

2021年销量:。

2002年的B级轿车市场,每月破万的车型并不少,但累积下来雅阁就拿到了第一。正是雅阁的“刚刚好”,让它成为很多消费者的心头好。1.5T+CVT成为了绝对主力,相比日系同袍的2.0L+CVT,在动力体验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雅阁1.5T拥有194马力和260牛米的输出,已经接近大众的1.8T发动机。

2021中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名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汽车、东风日产、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一汽丰田、广汽丰田。

销量如果在增长,也可以反映出品牌在向上——在向上的品牌会更加注重口碑,注重质量。一款车销量的递增,则说明它的热度越来越高,市场认可度也在提升。

2021年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

全球销量前十的车型有以下这些。

分别是丰田RAV4、卡罗拉、凯美瑞、海拉克斯、本田CR-V、XR-V、雅阁、日产轩逸、福特F-150、特斯拉Model3。

丰田RAV4和卡罗拉成为唯二的销量突破110万辆的车型,而排名第三的本田CR-V紧随其后,销量达到90.3万辆,成为了第一梯队。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啥时候能进销量前十?

近日,随着各大车企销量数据的公布,2021年车企的排行榜也逐渐公开于众。相对于往年,今年的全球销量格局又有了一些新变化:全球热销车企由大众、丰田、通用“三足鼎立”变成了如今的大众、丰田、通用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四强争霸”。

据相关数据显示:大众汽车集团2021年的销量约为1074万辆,丰田汽车2017约为1038万辆,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则为1061万余辆,成为全球汽车销量冠军的有力竞争者。对于通用汽车,因为此前曾将欧宝/沃克斯豪尔卖给了PSA集团,因此在年销量数据上有所缩减。

毫无疑问,大众集团以1074万的傲人数据依然站在了汽车界的顶峰!不过,有部分人对大众的数据有异议,原因是大众集团2021年的销量当中,计入了斯堪尼亚和曼恩重卡近20万的销量。此外,丰田公布的销量数据当中也包括了日野重卡的销量,如果不计入日野重卡的销量,其累计销量则为1020万辆。

2021年,日产汽车完成对三菱汽车34%股权的收购,日产由此成为三菱最大的股东,从此,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跃升为千万级汽车制造商,汽车年产量比肩丰田和大众集团。

不过,三菱的“加盟”就显得有那么一些不情愿,2021年,三菱承认在日本的62.5万辆汽车燃油数据造假,随后股价大跌逾15%,市值蒸发了12亿美元。日产因为销售三菱的车型而获得三菱9.8亿美元的赔偿金,随后便启动了对三菱的并购方案。

再说回自主品牌,那么2021年自主品牌有没有新突破呢?

对于自主品牌而言,争取早日进入全球十强是重中之重!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排名第十的是日本的铃木汽车,年销量在300万辆左右,增速较为缓慢,是中国自主品牌的一个契机。

去年,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曾表示:吉利汽车将在2021年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在今天看来,吉利确实离这个目标更近了一步!

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充分利用沃尔沃的技术资源,发挥规模优势,销量稳步提升。去年5月,吉利斥资约12亿人民币收购宝腾控股49.9%的股份以及英国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集团51%的股份,同年12月,吉利以32.5亿欧元入股沃尔沃集团并成为最大股东。

除了不断扩展规模,吉利汽车的自身的销量增速也非常惊人。吉利汽车2021年销量高达1,247,116辆,同比增长63%。有了沃尔沃、宝腾等品牌的加入,吉利集团有望在2022年实现超过300万辆的年销量,从而取代铃木成为全球第十大车企。

希望中国有更多的自主汽车品牌创造销售奇迹。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17大众汽车销量排行 大众汽车2021年全球销量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17大众汽车销量排行 大众汽车2021年全球销量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6月15日广州天气预报 6月15日广州天气情况

下一篇:更多运程

运程相关文章
更多运程文章

精选运程

运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