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北京名字的由来 北京名字的由来及历史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北京名字的由来 北京名字的由来及历史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1、北京是明成祖朱棣篡政后,迁都北平后改的,意与南京相对之意。
2、1368年8月,明大将徐达率大军攻占了元大都。虽然元顺帝逃往了漠北,但其许多军队仍滞留在大都周围,时时威协着大都,元将领也速就曾兵临通州。朱元璋当即命令大将常遇春率重兵消灭大都周围的元军。1369年6月,常遇春荡平了大都附近元的残余军队。战报送达朝庭,朱元璋便以“蓟北悉平”为名,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府”。这也就是北京也称北平的来历。
3、明代皇帝朱棣(明成祖),1406年(永乐四年),颁诏迁都北平,并把北平改为北京,意与南京相对之意。
4、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在后来的年代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后在辽国统治的塞北地区,世居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逐渐强大。公元2222年的夏天,辽国天祚帝到混同江(今日叫松花江)渔猎,按惯例女真各部落首领都要前来朝拜。在宴会上,女真族完颜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不肯屈尊献媚,险些被处死,由此引发完颜阿骨打决意反抗辽的统治的想法。次年,完颜部落联合其他女真部落正式起兵反辽。 公元2225年,完颜阿骨打创建了大金国,建都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1123元金军攻陷了辽国的“南京析津府”(即燕京);1125年,金兵又俘获了辽国皇帝天祚帝,辽国正式灭亡;1126年,即靖康之耻那年(靖康元年),金兵攻陷北宋国都开封。随后金国在燕京设立了“中书枢密院”和“行尚书省”,以便就近统治新征服的北宋领土。 公元1149年,位居金国丞相的完颜亮(金太祖之孙)发动政变,杀死金熙宗。完颜亮即位后,为了巩固帝位和有效地统治中原,下诏迁都燕京。
定下迁都大计之后,完颜亮派官员梁汉臣、张浩、蔡松年等征调军队40万人、工匠民夫80万人去燕京,全力营建宫殿城池;另派画工去北宋故都开封,测量和描绘北宋的宫殿园囿,依样在燕京仿建。
公元1153年,金正式迁都燕京。完颜亮特意下诏改元,改新年号为“贞元”,升内外文武官员皆进级一等。为促使留恋故土的王公贵族们尽快搬迁,也为了防止亲族中的敌对势力盘踞故都,完颜亮又下令拆毁了会宁府的宫殿宅第以消除后患。
迁都后,完颜亮仿效辽国的“五京”制度,定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另外定四个陪都: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为“北京大定府”,北宋故都开封为“南京开封府”,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 辽国时期的燕京城(南京析津府),是辽国“五京”之中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一个城池。中心位置在今广安门一带。现在北京仅存的辽代建筑,也是北京城里现有年代最古老的地上建筑物,就是当年矗立在辽燕京城内的密檐式十三层八角砖塔,位于广安门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院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了。 只可惜辉煌的金中都城在历史也只闪光了63年。 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建立中都一直到1214年金宣宗迫于蒙古成吉思汗的威胁而迁都“开封府”,再至迁都的次年中都城被蒙古铁骑彻底捣毁。金中都短暂的命运就此结束,在这63年中,中都还是为北京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今天的钓鱼台、玉渊潭、香山、玉泉山、北海、陶然亭都曾经是当年金代皇家的离宫别苑。
明朝 明朝,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现在的北京也从此得名。
辽朝在北京建都,这是北京成为首都的开始。虽然西周时期燕国曾以北京为首都,但燕国只是诸侯国之一,不能称为朝代。
北京是从明朝的时候开始叫北京的。明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立北京城,这是"北京"地名的开始。
南非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在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在茨瓦内,立法首都在开普敦,司法首都在布隆方丹。
其实这并不稀奇,在我国古代,两京制很普遍,还曾出现过五京并存的时期。
五京制出现在唐朝,五京即东京、西京、南京、北京、中京。唐朝初年只有两个都城,一个是朝廷所在的京兆长安,另一个是陪都——东都洛阳。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把儿子李旦拉下皇位,干脆自己做起了皇帝,因为自己的娘家在并州(今属山西太原),因此以并州为北都。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执政的时候,天宝元年(742年),京师之地改为西京,东都洛阳改为东京,北都改为北京,不废除并州京都地位的原因在于,这里不仅仅是武氏故里,也是李唐起家的龙兴之地。
李隆基的儿子唐肃宗在至德二年(757年),又增设了凤翔为西京,成都为南京,原来的西京长安改称中京,正式形成了五京制。宝应元年(762年),西京凤翔并入天兴县,罢京名。
唐朝的北京——太原,当时是第三大城市,主城由汾河西岸的晋阳县城、汾河东岸的太原县城、横跨汾河的连城联合组成,构成了规模宏大的主城。
主城之外,还有五座卫城,面积庞大,周长二十二公里的主城与卫城加在一起,面积达到四十平方公里,称其为“北京”可谓名副其实,今天的北京那时候叫幽州。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北京名字的由来 北京名字的由来及历史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北京名字的由来 北京名字的由来及历史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