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的俗称 农历知识介绍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农历的俗称 农历知识介绍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农历的解释
1.我国古代历法 之一 。平年 十二 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 九天 ,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 不同 )。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十三个月(383天或384天,闰月在几月份也没有 一定 )。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 农事 。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俗称阴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旧历。 2.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词语分解
农的解释 农 (农) ó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农。农业。农田。农产。农垦。农家。 农忙 。农民。农谈盯妇。农奴。 种庄稼的人:贫农。菜农。 谷贱伤农 。 姓。 工 部首 :冖; 历的解释 历 (历历) ì 经过 : 经历 。来历。阅历。历尽甘基搭苦。 经过了的:历程。历代。历史。历来。 遍、完全:历览。含锋和历数(?)。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 部首:厂。
农历旧称夏历,民间俗称阴历(其实,农历不是纯粹的阴历)。它是依据月亮盈亏变化,又兼顾回归年长度的一种实用历法。换句话说,农历是根据月亮自西向森让东围着地球旋转的变化过程,同时,又兼顾了地球围着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长度,来确定的一种阴阳历法。
中国的农历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按照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我国传统历法比西方历法早2697年,用西元年份+2697即是我国传统历法的年份。
农历十二个月的别称:
正月:端月、元月、隅月、始春、孟春、首阳
二月:杏月、花月、如月、仲春、绀香
三月:桃月、桐月、莺时、阳春、暮春、季春
四月:阴月、梅月、余月、清和、槐序、孟夏
五月:榴月、毒月、蒲月、仲夏、天中、郁蒸
六月:荷月、荔月、林钟、伏月、溽暑、季夏
七月:兰月、巧月、瓜月、相月、孟秋、首秋
八月:桂月、壮月、仲秋、南宫、仲商
九月:菊月、玄月、季秋、晚秋、暮商
十月:良月、阳月、子春、孟冬
十此此局一月:冬月、葭月、辜月、仲冬
十二月:腊扒腔月、涂月、嘉平、季冬、冰月
农历,又称夏历,并通常俗称为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 公历 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带兆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袭毕”。我国从辛亥革命后拍行芹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追问: 例如1992年6月5日怎么说?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农历的俗称 农历知识介绍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农历的俗称 农历知识介绍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运程